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新闻布林肯北京之行能重新调整美中关系吗?



在加拿大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周日(2月5日)将赴北京,专家认为此行的目标是保持沟通管道畅通,但美中双边关系不太可能有实质进展。

巴厘岛G7峰会落幕不到3个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Blinken)将于2月5日至6日前往北京,持续与中国政府对话,以缓和两国冲突,并推进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11月达成的共识。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布林肯两天的北京之行期间,将与习近平见面。专家表示,此行将涵盖“双方关系所有层面”;布林肯与中国外交部长秦刚一方面要保持沟通管道畅通,一方面也设法避免美中关系继续恶化。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资深访问学者唐安竹(DrewThompson)曾任美国国防官员,他表示,美中关系存在各种问题,双方对会谈内容都有想法,“议程会是全方面的”。

外界预料双方会触及很多议题,但有些专家指出,乌克兰的战事未歇,且台湾周边的紧张局势持续升级,再加上美中科技战延烧,这些议题会是首要之务。专长是中国外交政策的赫尔辛基大学访问学者英莎丽(SariArho Havrén)表示:“对美国来说,当然要讨论到俄乌战争。”

英莎丽接受DW专访时说:“台湾议题显然仍会触及红线,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希望布林肯能重申美国的一中政策。此外,美国限制中国企业取得特定的高阶半导体,此政策也可能列入议程。”

白宫国安会议发言人柯比(JohnKirby)周二(1月31日)透露,布林肯访北京时,会提起俄乌战争;自前美国众院议长佩洛西(NancyPelosi)去年8月访台之后,美中之间的军事、气候变迁议题沟通停摆,因此布林肯此行其中一项重要目标,也包含重启这些对话。柯比表示:“这是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一段双边关系。”

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呼吁美国应以对话与双赢合作,定调中美往来,而非对抗、零和的竞争关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周一(1月30日)说,中国“坚定不移捍卫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会回避竞争。

就台湾议题缺乏基本信任

大部分专家认为,台湾是布林肯此行议程最敏感却最重要的议题,因为“几乎每一次的美国高阶对话”都有讨论到台湾。美国巴克内尔大学(BucknellUniversity)政治学教授朱志群认为,美中双方“在台湾议题上缺乏基本信任,可能不知不觉就如同梦游般走向战争”。

朱志群接受DW访问时说:“在中国眼里,美国政府并未严格遵循‘一个中国’原则,又一直炒作中国对台湾海峡的威胁。美国则不满北京政府打算以武力改变台海现状。”

一名美国空军将领日前预测,美中最快2025年就会因台湾而爆发军事冲突。不过,美国国防部随即称这不代表拜登政府的观点。

朱志群说,若要扭转台湾局势目前的走向,美国须打消中国的疑虑,重申其仍遵循一中政策;中国则须降低对台湾的军事压力,并重新强调以和平统一为主。

不过,新加坡国立大学学者唐安竹却告诉DW,中美两国在布林肯此行只会提出非常“老掉牙的论点”,只陈述各自的立场,却不做出任何妥协。唐安竹说:“我认为两边几乎没有共识基础。”

中国在俄乌战争的角色仍引发疑虑

中美两国在台湾议题缺乏共识,对彼此在俄乌战争的立场也抱持疑虑。赫尔辛基大学学者英莎丽表示,美国正仔细观察中国是否以任何方式,在俄乌战争中助俄国一臂之力。

今年1月,美国认定有些中国企业向俄罗斯提供了非致命性的军援,但美国无法确定北京政府是否知悉此事。英莎丽认为,双方肯定会讨论这件事。她告诉DW:“北京政府会不会约束这些企业、不让他们继续与俄国往来,还有美国能不能促使中国保证维持中立、不帮助俄国攻打乌克兰,这些都需要持续观察。”

北京政府屡屡反对各国制裁俄国,又强化与俄国的经济、军事互动,也显示美中两国对俄乌战争立场的根本差异。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表示:“中国过去十个月来对俄国石油、天然气的进口大幅增加,北京政府肯定会否认这在军事上有任何意义,但美国会有不同的主张。”

双边关系进展的希望不大

此行是布林肯担任国务卿以来首度赴中;在他即将出发之际,华府也在与日本、荷兰合作,欲祭出新措施,限制出口半导体制造设备至中国。美国此举,被中国形容为“滥用出口管制”、“将科技经贸问题政治化”。

朱志群告诉DW,中国可能会指控美国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建立“小圈圈”,说美国要透过一场“新冷战”打压中国崛起。他表示:“拜登总统说美国不会参与跟中国的新冷战,但双方关系只看得到竞争,看起来正展开一场新冷战。”他补充道,美国切断中国取得先进科技的企图,在中国眼里“非常可疑”。

盡管美中持续竞争,在许多关键议题也缺乏共识,专家仍认为双方会试著在气候变迁与军事上重启对话。美国维拉诺瓦大学(VillanovaUniversity)政治学者瑟利森(DeborahSeligsohn)说:“我相信两国在会议中会讨论到气候变迁,希望双方能找到方法,不只是重启对话而已,还要促进环境、科学与卫生方面的工作层级往来。”

种种冲突与不确定性,替布林肯的北京之行蒙上阴影。赫尔辛基大学学者英莎丽告诉DW,此行最有可能的结果,是维持沟通管道畅通。她认为两国至少会恢复一部分的双边沟通渠道,而中国可能会希望从美国做出回报,来换取恢复关键议题对话的机会。



  ·新西兰金融投资 和盛(亚洲)运营有限公司
·新西兰汽车 全网最低价 油电混合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