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生活信息【转帖】今天,你骂金陵十三钗/张艺谋了么?
在加拿大
其实本影评主要评论的还真不是《金陵十三钗》,但觉得分析的挺有道理。 《今天,你骂金陵十三钗/张艺谋了么?》 这不是篇正儿八经的影评,我想说的也跟电影评论无关。 估计很多人看不惯我这文,那你们只管骂我就好了。2011.12.17, 我在国内院线观看金陵十三钗,我想说,这是张艺谋拍得最好的一部电影。电影本身没有毛病,出毛病的是我们自身。 在这个生存都受到挤压打击的社会下,一个人是无法做出合理恰当的判断的 ―― 他所能做的唯一判断途径只有宣泄,也就是发泄愤怒。 所以极度重压下的思维观念必定扭曲,其余攻击谩骂和各类网络暴力便屡见不鲜了。 这是普遍现象,我并不针对论坛任何个人。金陵十三钗便是这样一部的作品,青楼女子还是教会学生的观念桎梏,中国人的自私胆怯以及大节大义展现的错落有致。加上天主教堂里的文化背景,这片子让不少人觉得剧情突兀也不无奇怪。 但张艺谋至少拍出了一部正常价值观并且非调侃叙事的电影。所以张艺谋必须挨骂。因为,在这个扭曲的环境下,这部老实的电影没有给予大家压抑和添堵的心灵以足够的泄愤渠道。相反,《让子弹飞》就巧妙的让一众心底压抑的人得到了某种释放而备受追捧。 爽还是不爽,这是个主要问题,至于好还是不好,管他呢!仅在D坛而言,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但凡08年骂过《蝙蝠侠:黑暗骑士》装B的人,这次一定会骂金陵十三钗。 这属于观念思维的冲突。 无解。一如他们高喊民主却无法理解为何洋人处处排队并且妇女儿童优先的本质。 这些问题自《黑暗骑士》起便已经存在,很多人莫名于一个小丑为何会将一个秩序社会颠覆至此?为什么一个满载重刑犯的游船反而成了道德的拯救者? 一如金陵十三钗中某评论的看不懂: 一个抢钱收尸的下流坯子为毛摇身一变成了伟光正的救世主。这类对于他们思维中无法想象的东西,他们只能谩骂。 然而,即便是洋人的攻击评论,都没有一句话是针对贝儿片中形象的神父转型。―― 因为那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宗教基本道德观,他们甚至没想到要从这点进行批判。“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 洋人的思维某些方面常常单纯到中国人无法想象的幼稚程度,因而他们看不懂,而我们却是对最基本的正负道德观产生了质疑。这才是这个社会真正让人迷茫的体现,而并非个体的错误。 P.R.CHINA, 这个还未开化的社会与无信仰民族群体,话并不过分。而事实上,我们还在滑落至一个不可挽回的乱象。 实话实说,中国人与中国人之间是无法沟通交流的,除开场面话与废话,中国人之间所剩的只有谩骂。仅从网络看去,不论任何层面,所有人都在肆无忌惮的宣泄与传播暴力。 因为活得实在堵,社会价值观亦是建立在不平等之上的攀比中。 所谓和谐社会,正是因为不和谐,才需要粉饰倡导。这世道写影评也一定得挨骂,既然现在流行写出国游记,那我写写中国行吧。有句俗语,“出去时间长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此言不假。07年9月到现在已经四年又四个月,算上08年回国,已经三年过去。从落地算起第三天,在国外跑马拉松都轻松的身体很快有了反应:喉咙很痛,咳一下,用手一摸,全是血。 于是开始吃抗生素直至去医院挂瓶。 我从没把自己当过留洋的,在中国也一路死人堆里窝到本科毕业,然而四年时间回来也显得生疏,处处抓瞎,但两个事(四件小事)始终令我刻骨铭心。其一,晚上去医院挂急诊,人不太多,挂吊瓶区对面坐着一对夫妇, 女的挂着水,男的陪着,过了一会儿来了俩110,问谁报的警。男的说他媳妇一个人坐公车跟俩男人因为座位吵了两句,结果被俩男人打进了医院。其二,爷爷今年八十四岁,我返美那天他送我至机场,我搀着他从车上下来,通过人行道走往候机楼。被一抢着通过的大众车骂没长眼睛。 我没言语,上去直接拉驾驶座车门。车门锁着,那人愤怒的瞪着我,我说你下来。结果,那人一溜烟开车跑了。且不论秩序与文明程度,在一个妇女与老人都被挤压至此的环境,这个日B的民族社会还有什么指望?!其三,还是急诊室,110走后。坐在皮试区的一老爷子突然头一歪倒了下去。路过的护士看到立即扔下手里一切东西跑去做急救心脏按压,病房里所有手上没扎针的人马上围上前喊来医生,很快,老爷子恢复了呼吸,众人又七手八脚的把老汉抬进了抢救室。 过后,一切平静如初,护士恢复了一如既往的大便脸,众人回归到半睡不醒的表情中。其四,还是带爷爷坐车,西安的私家车在07年我出国前保有量为20W辆左右,现在这个数据是140W辆。所以很多时候出行坐车比不上走路。出去回来的时候我带爷爷坐公交,排队上车是不敢奢求的,还是一如既往的在拥挤中向门前移动,然而众人看到年迈的老人又自发的放下来紧绷的肌肉,让出一条过道来。对着乘客不停吼着“往里”的司机看到老人,又吼出来一嗓子秦腔,“谁让个座!” 很快,几个面色冷峻的乘客让出来三个座位。我连声道谢。 坐下后,司机又冲着拥挤的车厢吼了一嗓子,“老人坐下没?” 我赶紧答复并道谢。―― 突然觉得很温暖。 至少千年的文化积淀还没有全部消失,最基本的善意与人性还存留于每个人心中,只是在这非孙子不NB的环境中任何善意都成本太高,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冷漠与自私起来。这并不怪任何一人。 只是在这信仰匮乏的环境中,这种信与利的激烈冲突分分秒秒都在不断上演。回到《金陵十三钗》,放下所有的影视评论观点,这部电影讲述了中国人在文化中的糟粕与偏见的阴暗面,又直观的突出了大节大义面前的人性光明面,并且在这些激烈碰撞中最终选择了自我牺牲这样一种大善的结局。这片子错在张艺谋太过于老实忠厚,就这么交代了一出毫无渲染的道德仁义。 姜文直接用《鬼子来了》扇了所有中国人一耳光,而观众大多还没回过味。 所以张艺谋活该挨骂。我想说所有谩骂《金陵十三钗》的人,他们的内心的潜意识一定不是冲着骂电影骂张艺谋,他们的火气一定来自于别处,来自于这不平等,日B,操蛋的社会。然而诸多的限制让人无从发泄,于是《金陵十三钗》这个道德戏码很重的片子就自然成了最好的发泄出口。发泄时是无从冷静思考的,谩骂的道理也是无从推敲的,任何对象也承受不住这无端挤压的愤怒。 只是,当一个民族开始质疑谩骂最起码的真善美的时候,这个社会无疑出了问题。 这不是谁对谁错的原因。《金陵十三钗》可能非绝佳之作,但我看来这是非常仔细准确的一部电影。对于天主教背景的描述,对于野蛮与人性,对于自私与偏见,对于阴暗与善良。或者说:秩序下的野蛮,阴暗里的人性,自私中的善良,冷漠下的温暖,这些冲突中最终衬托出的大节与大义 ―― 我认为与我的所见所感而言,它还算是真实可信的。这大概是对《金陵十三钗》骂与不骂两者间最本质的区别与对立。正因为现时对于人性扭曲的道德质疑,所以才谩骂的如此激烈愤怒。哪怕鬼子屠刀下最基本的生命人性尊严,一样开口即骂。 这本来就不是洋人能看明白的片子,他们懂什么中国人的心眼聪明,莫泊桑的《羊脂球》也只不过皮毛。美国评论者一样骂过《让子弹飞》。 从《活着》到《一个都不能少》,从《幸福时光》到《千里走单骑》,从《红高粱》到《金陵十三钗》,张艺谋至少完成了一个从乡土气息的电影人向西方价值观的理解跨越,这一步,他跌跌撞撞用了二十年。 而我想说的是,一部电影,其实本不应被赋予太多的道德舆论重任。 然而我们现实的社会环境却不允许这样心态的宽容与接纳。积压扭曲的愤怒如同滚滚洪水,暗流涌动。 让人毛骨悚然。
评论
Having a place to go is HomeHaving someone to love is FamilyHaving both is A Blessing回复: 转帖今天,你骂金陵十三钗/张艺谋了么?这篇说的好。
评论
There are two things you can do with your head down - play golf and pray.回复: 转帖今天,你骂金陵十三钗/张艺谋了么?恩,说得好!
评论
回复: 转帖今天,你骂金陵十三钗/张艺谋了么?从网络暴力的泛滥可见国人内心的积怨深重。
评论
Having a place to go is HomeHaving someone to love is FamilyHaving both is A Blessing回复: 转帖今天,你骂金陵十三钗/张艺谋了么?有道理
评论
回复: 转帖今天,你骂金陵十三钗/张艺谋了么?发泄愤怒, 难以沟通,对某些人是一个准确的描绘,
·生活百科 我养公鸡两年了,今天收到投诉
·生活百科 200ML蜂胶糖浆可以装在两个100ML空瓶里带上飞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