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生活信息寻找描述三文鱼回游的文章
在加拿大
几年前在家园里看过关于三文鱼回游的文章,当时为文章的妙笔生花而感叹,也为文中描述的生命的美丽和悲壮所感动。现在想重温这篇美文却找不到了。有哪位朋友知道这篇文章请给个链接。谢谢!
评论
不知你找的是不是这个,不过全文链接有错园友melanblue:难忘的BC省三文鱼回游之旅| 加拿大家园论坛在其它地方找到的上述全文难忘的BC省三文鱼回游之旅- 日志- melanblue - 园友录 ...还有这个也写的不错三文鱼回游:生命主线贯穿一生-新移民来到温哥华后,几乎人人都要去看三文鱼回游。每年10月,在大温几个溪流就可看到三文鱼洄游和产卵的景象。三文鱼的生命充满了戏剧性。与其说三文鱼回游是自然现象,不如说是一种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的驱使。人们为三文鱼的精神所震撼,有人甚至看过三文鱼回游后,再也不吃三文鱼了。文:李宁4条幼鱼只一条进入大海三文鱼出生在淡水间的上游,春天来临时,幼鱼便顺流而下,进入淡水河,在河中度过大约一年的时光,然后顺流而下进入大海。在河中的时候,尽管东躲西藏,但大多数幼鱼依然逃不过被捕食的命运,每4条进入河中的幼鱼就有3条被吃掉,只有一条能够进入大海。三文鱼通常3年长大成熟,临近产卵期的三文鱼,蓦地想“家”了。据介绍,每一种不同年龄的三文鱼每年都洄游数百次,每年7月至10月更是它们回“家”的高峰季节,它们成群结队,游历数百公里。由于独特的遗传,即使离“家”再远,三文鱼也能找到自己的出生地。成熟之后,一种内在的使命感召唤它们开始了回家的旅程。10月初,所有成熟的三文鱼在菲沙河口集结,浩浩荡荡地游向它们的出生地,这才是它们生命最辉煌最悲壮时刻的开始。血管崩裂至全身殷红三文鱼银白色的身体在逆流而上的过程中变成了猩红色,据说是因为用力过勐,崩裂了血管,殷红的鲜血浸透全身肌肤所致。为了闯过一个个急流和险滩,它们要一次又一次地从水面跃起。有些鱼跃到岸上,变成了其它动物的美味;有些鱼在快到目的地的时候力竭而亡。和它们一起死去的还有肚子里几千个鱼卵。在最初那条雌鱼产下的每4千个鱼卵中,只有两个能够成活长大并最终回到产卵地。到达产卵地后,它们顾不上片刻休息,开始成双成对地挖坑产卵授精。为了得到更好更安全的产卵地,鱼与鱼之间进行着激烈的争夺。产卵受精完毕之后,三文鱼精疲力竭双双死去,把生命留在了生它的第一故乡中, 结束了只为繁殖下一代而进行的死亡之旅。滔滔河水真实记载了这一沧桑而悲壮的画面。三文鱼为了下一代,克服道道难关,躲避着来自于自然和人类的袭击,逆水回游产卵,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赞歌。把新一轮的生命让给后代它们在生命最后的挣扎中完成了自已的使命,把新一轮生命让给了后代,结束了只为繁殖下一代而进行的死亡之旅。冬天来临,白雪覆盖了大地,整个世界一片静谧。在寂静的河水下面,新的生命开始成长。三文鱼的一生,充满了危险和悲壮,它们克服种种困难,躲避无数危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搏击逆流,洄游产卵,为自已的生命画上句号。为了回家产卵,三文鱼经历了“逆水搏击”的艰辛、“跳高门槛”的磨难和“献出一腔热血”的牺牲,这种精神令人感动。三文鱼的伟大母性品格,千里迢迢寻根认祖的人格精神,令人难忘和赞赏。三文鱼洄游的过程是艰难痛苦的,然而,正是这种难以想像的艰辛和忘我,才使其得以繁衍生息。这样做也许是遗传和基因使然,并不是一种自觉的精神意识。但在我们人类来看,这一现象依然令人感动,让人们思索和振奋。重新思考生命的历程新东方的俞敏洪看过三文鱼回游后,不禁为三文鱼的精神所感动。他认为三文鱼的一生贯穿着明晰的生命主线:成长,不顾各种艰难险阻地成长;体验,不管大海多么不可预测,也要去体验从平静湖水游向大海的过程;使命,不管遭遇多少险阻都要完成一生的使命,返回出生地去繁衍后代,就算以生命为代价也在所不惜。三文鱼的一生因这条生命的主线而变得慷慨悲壮、震撼人心。人类生命的进程中,也应该有非常明晰的生命主线。我们应该努力成长,不惜一切代价使生命变得成熟;为了成熟我们应该去体验,体验自然、人文、社会和历史,由此使我们的生命臻于完美;我们更需要使命感,因为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活着,生命的背后有使命存在。这些使命也许各不相同,但从终极意义上来说应该是一致的,就是努力让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在更加和谐自然的世界中幸福地生活。也许我们不需要像三文鱼一样以生命为代价,但完成这一使命的精神,却应该比三文鱼的洄游产卵更加严肃和不可动摇。俞敏洪说,在三文鱼洄游的季节,在观看三文鱼生死搏击的同时,我们是否能从它们身上得到一点点感悟,并且重新开始思考自己的生命历程呢?■三文鱼身体在逆流而上的过程中变成了猩红色,据说是因为用力过勐,崩裂了血管,殷红的鲜血浸透全身肌肤所致。■每年7月至10月是三文鱼回“家”的高峰季节。■三文鱼把生命留在了生它的第一故乡。壮烈之举--三文鱼洄游每年的9、10月份,是三文鱼洄流的季节。它们从遥远的大海返回自己的出生地-故乡,进行繁衍后代。整个洄流过程很是感人,为了繁衍下一代,它们选择了艰难的洄流并耗尽自己。太平洋三文鱼要回到出生地繁衍后代,所付出的代价是难以想象的。它们要在杀人鲸、鲨鱼、海狮、海豹等海洋动物的围追堵截之下,从太平洋腹地跋涉三四千公里游回北美海岸,找到自己出生河流的入海口,然后再穿越数百甚至上千公里的河流与浅溪, 在这期间,不吃不眠不休,顽强地搏击激流、礁石甚至瀑布,逃过灰熊与白头鹰的利爪。当然更不必说人类的钩钓和渔网了。在终于到达自己的出生地后,这些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的鱼儿们奋力排卵授精,力竭而死。如这里的红鳟三文鱼(Sockeye),离开大海,进入弗雷泽河,开始了最后17天的旅程。这时的体重大约三公斤。每天速度约30公里。从此不再进食,而是依靠这两年在太平洋积累在体内的脂肪供给体力。逆流而上的艰辛消耗着他们的脂肪与器官。使得他们在外观体型方面,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在艰难地通过弗雷泽河的鬼门关和汤姆逊河的激流过程中,他们适应深海的蓝灰色身体逐渐变化成了耀眼的红色。它们一路逆流而上,不知道要经过多少次地跳跃、翻腾,身体强壮的得以生存,不好的就被淘汰,这是大自然无情的择优淘劣,这也保证了下一代品质的优良。瞧这条三文鱼,从遥远的大海游回自己的出生地,一路的奔波和跳跃浑身已经是伤痕累累.当他们于十月中旬抵达亚当河时,体型体色变化基本完成。特别是雄性鱼,背部高高隆起,头部呈弯钩状,身体鲜红,头部为灰绿色。成对的三文鱼开始寻找合适的繁衍后代的巢穴,通常是鹅卵石河床加上流动的河水,以确保足够的氧气供给鱼卵。巢穴选址完成后,雌鱼用力摆i动身体,挖出一个十至四十公分深的巢穴,与此同时雄鱼环绕游动,赶走可能的入侵者。雌鱼产出三千个左右的粉红色鱼卵,雄鱼排出类似牛奶状的白色精子,给鱼卵授精。然后他们合力将鱼卵覆盖上鹅卵石,以免成为鸟类和其它动物的美餐。至此,上一代三文鱼的历史使命完成了。精疲力竭的鱼爸爸和鱼妈妈身体从鲜红转为灰白,渐渐远离生命,将三文鱼传宗接代繁衍生息的使命传到了这些静静地卧在鹅卵石下面的鱼卵们。每条雌性鱼产出约两千至三千粒鱼卵,其中只有一半受精。而这一半又只有200粒鱼卵成活。幼鱼长大游入大海的只剩约五十条。而成功返回出生地繁衍后代的只有五至十条而已,成活率还不足百分之一,真是九死一生!!!新的一轮生命从此开始......
评论
非常感谢天蓬!今年10月要去看三文鱼回游。
·中文新闻 昆士兰青少年在穆伦巴唐斯(Murrumba Downs)开着被盗汽车闯红灯
·中文新闻 澳洲航空在悉尼机场发动机“爆炸”迫使紧急迫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