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生活信息不思善、不思恶,于么时,哪个是本来面目



在加拿大


[FONT=宋体]在下不是佛教徒,内心也不清静,这次要讨论的是个比较小众的话题,恐怕力有不及,希望有识之士,或者有时间之士指点一二。引子是见园友在某贴中有疑问,我想试着看看能否平静园友的心,同时也希望自己有确实的进步。道理不辩不明,许多争执看似无用,如果用心还是能学到一些东西。[/FONT][FONT=宋体]有园友问:[/FONT][FONT=宋体]我历来的观点,也是一直没有为大家所接受的观点:[/FONT][FONT=宋体]对待恶人或恶行的善,就是最大的恶[/FONT][FONT=宋体]对付恶人或恶行的恶,就是最大的善。[/FONT][FONT=宋体]好,既然有不同意见,[/FONT][FONT=宋体]那谁能帮我想一种,我从谏如流,如何?[/FONT][FONT=宋体]日本入侵中国,谁能帮我想想比抗日战争更好的解决办法如何?[/FONT][FONT=宋体]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谁能提个比一战、二战更好的寻找世界和平的方案如何[/FONT][FONT=宋体]我不是抬杠,如果谁回答了以上问题,而且合理,本人一定心服口服。[/FONT] herry1976 善恶四象论 14catspeak 渐悟与顿悟 18herry1976 谈悟 20catspeak 谈悟 26catspeak 谈科学研究 43林臻 谈轮回与催眠 47catspeak 说轮回一 51悬壶的疑问 70答悬壶 317catspeak 谈轮回二 72catspeak 谈轮回三 76catspeak 谈轮回四 90catspeak 谈变易生死一 101catspeak 谈变易生死二 105catspeak 谈菩萨109绿水清泉 说势 150tony127 说因果 188tag 爱情小诗一首 185闪闪 扩展善恶四象论 230达赖喇嘛与圣言法师的夸世纪对谈 229

评论
回复: 不思善、不思恶,于么时,哪个是本来面目[FONT=宋体]在此,我想提提六祖惠能的故事[/FONT][FONT=宋体]惠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燥,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趋及惠能。惠能掷下衣钵,隐草莽中。惠明至,提不动,乃唤云:[/FONT][FONT=宋体]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FONT][FONT=宋体]惠能遂出,坐盘石上。惠明作礼云[/FONT][FONT=宋体]望行者为我说法。[/FONT][FONT=宋体]惠能曰:[/FONT][FONT=宋体]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FONT][FONT=宋体]明良久,惠能曰:[/FONT][FONT=宋体]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FONT][FONT=宋体]惠明悟。[/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惠明未必真提不动衣钵,许是真为法所来。惠明路途劳顿、精疲力竭,正是屏息诸缘的好时机。[/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文里的「不思善、不思恶」是从禅宗修行的立场来说的。这个本来面目就是「明心见性」的「心」和「性」。「心」是智慧,「性」是佛性。一定要到心中无罣碍,心中不存任何痕迹,这时再看一看你的本来面目是谁。《涅槃经》中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人本来具备的条件跟佛完全一样,所以叫本来面目。如果常常有善、有恶、有好、有坏,心中始终被这观念所混淆,就会愚痴而没有智慧,唯有不思善、不思恶,才能明心见性。这两句话使惠明当下就开悟了。佛法[/FONT][FONT=宋体]要解决的是分别心,而最根本的分别心应该是人我之别,我执。人我之别弱点,无私点,就成了所谓的善人;人我之别强点,自私点,就成了所谓的坏人。而无人我之别,无我,则成了佛。所以佛教最须要去掉的分别心,是人我之别[/FONT][FONT=宋体]。[/FONT]

评论
回复: 不思善、不思恶,于么时,哪个是本来面目[FONT=新宋体]不思善、不思恶的人,乍看之下的确像个糊涂虫。没有善恶的标准当然很危险,他很可能根据本能去做事,不管对别人、对环境会有什么影响。在这个世界上,不论个人、团体或全体人类,都需要善恶的标准,怎么可能不思善、不思恶呢?其实善与恶要分层次,一般人必须有善、有恶的区别,如果不思善、不思恶,一定会对社会产生困扰。至于对修行人或个人修养来说,嫉恶如仇或太执着于善都不太好。真正的洒脱自在是在善恶之上,这才是最究竟的最高境界。[/FONT][FONT=新宋体][/FONT][FONT=新宋体] 不思善、不思恶,不是让人不知善恶、不分善恶,而是说需要明白善恶的本性、根源,理解并发现其背后的行为缘起,而后能够在自己的本性中运用自如,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模式,而不是一种思维行动的束缚。打个比方吧,如果善是金子,恶是石头,那么在行路的过程中,背负金子与背负石头都是一样沉重,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金子什么是石头,需要知道什么时候用金子什么时候用石头,而不是把所有的负担都担在身上。需要的时候知道该用什么该放下什么,这样才可以轻松上路。比喻可能不恰当,但道理一样。善与恶的区分都是自性本具的真实意识,但把它具体和教条则使我们非要为自己约定什么意义,只注意了行为表现,而忘记了背后的本来简单纯朴直接的真心。[/FONT][FONT=新宋体] 所以,有两个结论。一是人要有追求“不思善、不思恶”的心,不能放纵自己的分别心。这个对修身养性,破我执同样有好处,让人内心平静,智慧。[/FONT][FONT=新宋体]二是不能[/FONT][FONT=新宋体]盲目的[/FONT][FONT=新宋体]“不思善、不思恶”,因为没经过认真的思考,修炼,未必真能做到。我们须遵循“[/FONT][FONT=新宋体]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FONT][FONT=新宋体]教。[/FONT][FONT=新宋体]”久而久之,依个人机缘,总有“悟”的一天。[/FONT][FONT=新宋体][/FONT]

评论
回复: 不思善、不思恶,于么时,哪个是本来面目[FONT=新宋体]在佛教的思想中,善恶观是人类自我定义、虚妄分别的造作行为。譬如多年前的麻雀,就被当做害虫而斩杀、山中的虎狼也曾经作为害虫而遭到围捕,当时的条件下,这些都是所谓的[/FONT][FONT=新宋体]‘[/FONT][FONT=新宋体]善行[/FONT][FONT=新宋体]’[/FONT][FONT=新宋体],现在怎么样?现在反过来,因为生态、生物链的关系,它们又都被层层地保护起来。再譬如更大些的事情:战争。一个国家可以有一百条理由发动一场战争,它的国民会为了自我的利益而踊跃从戎[/FONT][FONT=新宋体]‘[/FONT][FONT=新宋体]报国[/FONT][FONT=新宋体]’[/FONT][FONT=新宋体]。而对于受到伤害的国家看来,则是另外的看法。等等,类似的情况多到不胜枚举。善、恶、好、坏,说得清楚吗?过分执着、或者拘泥于这些,就会成为所谓障碍了。[/FONT][FONT=新宋体][/FONT][FONT=新宋体] [/FONT][FONT=新宋体]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觉悟就是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FONT][FONT=新宋体]圣严法师说,[/FONT][FONT=新宋体]“智慧就是空性,而空性是不动的,无法把捉。唯有空性是真实的,能体认这点,即是证悟[/FONT][FONT=新宋体]。[/FONT][FONT=新宋体]”[/FONT][FONT=新宋体]在下想,直接主宰这个世界的是许多客观规律,许多事情的发生、发展都依据这些规律。先放下执念,不拘泥于现象,也即具空性,才算真正智慧,接着才是悟,才能明白这个世界的客观规律。[/FONT][FONT=新宋体][/FONT]

评论
回复: 不思善、不思恶,于么时,哪个是本来面目

评论
回复: 不思善、不思恶,于么时,哪个是本来面目跟闪哥聊天,有种莫名的平静感, 我觉得, 身随心动,不拘泥,不做作, 就很好了

评论
几乎忘了,我是来学习的。赞反馈:cindyycm, 一毛 和 SunnySmile 2013-01-14#7 R 6,886 $0.00 回复: 不思善、不思恶,于么时,哪个是本来面目善与恶 is a point of view 就拿最近那个钓鱼岛来说吧。从大多数中国人的角度看,日本鬼子勾结美国鬼子,趁着咱们中国人二战后犯老毛病---窝里斗的时候,偷偷摸摸地把咱一个无人岛给占了。近日还朝野勾结,演了一出购岛闹剧,妄图重演在甲午战争时,趁中国尚未准备好就突然袭击,打断中国崛起进程的历史。这简直是邪恶至极... 但从...不提名字了...某些少数派中国人的观点看,这钓鱼岛本来就是日本的。中国政府把本来是人家的领土硬说是自己的,爱国愤青又无理取闹跑到人家的领土上去保钓。而这日本政府简直是从中日友好大局出发,忍辱负重,对保钓人士既不判刑也不罚款,训诫一番就放人了事。而美国鬼子尽管有日美同盟约束,但对中国的公务船硬闯日本领土钓鱼岛视而不见,还表态说什么不持立场....这也太善良了 其实《哈利波特》第一集里,伏地魔在密室里对波特说的一番话才是符合这个世界实际情况的大实话:There is no good or evil, there is only power and those too weak to seek it. 如果不信的话,闪哥不妨把自己的帖子再看一遍:凡是被你称作evil的,都是在战争中too weak没法寻求胜利所以被打败了的...

评论
移民科幻小说《种秧帝国崛起之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饥饿游戏版《红旗颂》回复: 不思善、不思恶,于么时,哪个是本来面目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评论
回复: 不思善、不思恶,于么时,哪个是本来面目积善成德 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评论
回复: 不思善、不思恶,于么时,哪个是本来面目闪哥有慧根此时成佛毫不意外

评论
回复: 不思善、不思恶,于么时,哪个是本来面目這是之前的一個新聞,我們看看達賴喇嘛怎麼說:連蚊子都不打 達賴喇嘛指美狙殺賓拉登合理正當記者鮑蓉蓉/編譯 賓拉登的死訊在各地引起不同的反應,美國國內舉國歡騰慶祝這個頭號通緝犯死亡的消息,但也有認為此舉相當不妥,不知該如何跟孩子解釋來龍去脈,至於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如何回應這次事件?他於3日在美國南加大(USC)大學演講時表示,「應該採取對策時,就該採取對策。」。 洛杉磯時報報導,達賴喇嘛盡量避免殺生,「當我心情好,而且沒有傳染瘧疾的危險時」,他連蚊子都不太打,因此外界好奇他對美軍狙殺賓拉登的看法。 他被要求對賓拉登死訊發表想法時表示,「身為人類,賓拉登也許值得同情及原諒」,「但原諒不代表忘記曾經發生過的事情」,「如果事態嚴重,必須採取對策時,你就需要採取對策」,意指美國的作法為正當、有理。 達賴喇嘛才剛結束在日本的行程,便馬不停蹄前往美國。這是他退位後,第一次造訪美國。在赴日訪問期間,達賴喇嘛應邀為日本大地震的罹難者,舉行慰靈祈福法事。當時他表示,在發生困難時,不要只是悲傷,希望大家向前看,努力進行災後重建。2011年5月4日 15:22

评论
我不是我而你亦無所指回复: 不思善、不思恶,于么时,哪个是本来面目讨论的基础是定义。定义不清,则其言不明。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可以解构为如下四种行为模式:1、对个体有利,对群体有害2、对个体有害,对群体有害3、对个体有利,对群体有利4、对个体有害,对群体有利 这里把1定义为恶,2定义为愚,3定义为智,4定义为善。 由于行为模式同样遵循自然淘汰,优胜劣汰的规律,3和4为主的族群生存机会就大些,而1和2为主的族群生存机会就小些。这里的族群包括了村落,城邦,国家乃至整个人类。 以此定义来回答你的问题,那么对于恶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减少其对群体的害处。之所以有困扰,盖因善恶定义不明所致。抗战时,蒋介石竭力争取美国共同抗日,而汪精卫竭力减少日统区人民的痛苦,前者为智,后者为善。 如同蜜蜂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群居,要跳舞,要伺候蜂后一样,人类在远古时期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善和恶的分别。虽然不明白,但只要它能帮助族群生存,必然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但也正因为不明白,传承的东西无法与时俱进,同样一个行为,在此时此地为善和智(对群体有益)但在彼时彼地却为恶和愚(对群体有害)。 所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人对自然规律的掌握程度,程度越高,则越能从善如流。宗教的缺点在于用典籍禁锢了人类继续探索的动力,死扣教义,那就永远无法超越古人的认识水平。被宗教洗脑后,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固守教义的人就无法明白什么才是对群体真正有益的行为,往往就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善,不是那么容易的。没有对规律的掌握,“善”(行为模式4)很容易变成“愚”(行为模式2)恶,也没有那么可怕。为恶之人往往勤于钻营,若有合理制度引导,“恶”(行为模式1)也离“智”(行为模式3)不远。

评论
回复: 不思善、不思恶,于么时,哪个是本来面目讨论的基础是定义。定义不清,则其言不明。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可以解构为如下四种行为模式:1、对个体有利,对群体有害2、对个体有害,对群体有害3、对个体有利,对群体有利4、对个体有害,对群体有利 这里把1定义为恶,2定义为愚,3定义为智,4定义为善。 由于行为模式同样遵循自然淘汰,优胜劣汰的规律,3和4为主的族群生存机会就大些,而1和2为主的族群生存机会就小些。这里的族群包括了村落,城邦,国家乃至整个人类。 以此定义来回答你的问题,那么对于恶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减少其对群体的害处。之所以有困扰,盖因善恶定义不明所致。抗战时,蒋介石竭力争取美国共同抗日,而汪精卫竭力减少日统区人民的痛苦,都是善的行为。 如同蜜蜂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群居,要跳舞,要伺候蜂后一样,人类在远古时期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善和恶的分别。虽然不明白,但只要它能帮助族群生存,必然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但也正因为不明白,传承的东西无法与时俱进,同样一个行为,在此时此地为善和明(对群体有益)但在彼时彼地却为恶和愚(对群体有害)。 所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人对自然规律的掌握程度,程度越高,则越能从善如流。宗教的缺点在于用典籍禁锢了人类继续探索的动力,死扣教义,那就永远无法超越古人的认识水平。被宗教洗脑后,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固守教义的人就无法明白什么才是对群体真正有益的行为,往往就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善,不是那么容易的。没有对规律的掌握,“善”(行为模式4)很容易变成“愚”(行为模式2)点击展开...有道理。

评论
回复: 不思善、不思恶,于么时,哪个是本来面目讨论的基础是定义。定义不清,则其言不明。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可以解构为如下四种行为模式:1、对个体有利,对群体有害2、对个体有害,对群体有害3、对个体有利,对群体有利4、对个体有害,对群体有利 这里把1定义为恶,2定义为愚,3定义为智,4定义为善。 由于行为模式同样遵循自然淘汰,优胜劣汰的规律,3和4为主的族群生存机会就大些,而1和2为主的族群生存机会就小些。这里的族群包括了村落,城邦,国家乃至整个人类。 以此定义来回答你的问题,那么对于恶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减少其对群体的害处。之所以有困扰,盖因善恶定义不明所致。抗战时,蒋介石竭力争取美国共同抗日,而汪精卫竭力减少日统区人民的痛苦,都是善的行为。 如同蜜蜂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群居,要跳舞,要伺候蜂后一样,人类在远古时期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善和恶的分别。虽然不明白,但只要它能帮助族群生存,必然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但也正因为不明白,传承的东西无法与时俱进,同样一个行为,在此时此地为善和明(对群体有益)但在彼时彼地却为恶和愚(对群体有害)。 所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人对自然规律的掌握程度,程度越高,则越能从善如流。宗教的缺点在于用典籍禁锢了人类继续探索的动力,死扣教义,那就永远无法超越古人的认识水平。被宗教洗脑后,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固守教义的人就无法明白什么才是对群体真正有益的行为,往往就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善,不是那么容易的。没有对规律的掌握,“善”(行为模式4)很容易变成“愚”(行为模式2)点击展开... 简单,明了,看懂了。

评论
回复: 不思善、不思恶,于么时,哪个是本来面目我怎么突然发现“布娃娃”只献花不发言。点击展开... 我很不情愿的承认,我,我看不懂耶。 只好等高手慢慢解释,我慢慢领悟。

评论
回复: 不思善、不思恶,于么时,哪个是本来面目楼主所讲的佛经部分,总觉不十分明了,也可能是我理解错误。六组坛经远非我的水平境界,作为门外汉,讲讲自己的外围理解:领悟有两种,一种是顿悟,一种是渐悟。顿悟好比我们有时候找某个东西一直找不到,突然发现其实就在自己身上。渐悟好比对某个事物或者学科循序渐进的学习。六祖慧能是顿悟,顿悟的什么,就是本来面目,也就是楼主所说的明心见性,也是了达本心,就是认识自己。可是这里所说的心(自性,本来面目)不是我们的心脏,也不是我们的思维,是个不可思不可议的东西。要想了知本来面目,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没办法说,也没办法想,因为它在思维之外,不是思考可以获得的。可是这东西人人都有,愚人有,不减一分,智人有,不长一毫。既然人人都有,那就一定可以找到。可是这东西不可思不可议,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那么这个找法一定无法用语言说出来,也无法用思维去指导。怎么办呢?于是已经找到的人做了一些路标指示方向。有个老的比喻,说人寻觅心性好比一个人想看月亮,可是语言描述终究和月亮实体是有差异的,于是见过月亮的人伸手向空中指,说:你看。于是找月亮的人顺着这人手的方向,向天上看,看到了月亮。所有言语能说的东西,都是这个指月的手,指示方向,但不是月亮本身。学禅的人容易上当的地方,就是把这个指月的手,当成了月亮本身。回过头来看慧明为何能在六祖一句话下开悟。见性要先有个疑情。刚才说顿悟好比我们找东西找很久找不到,忽然发现在自己身上,原来是骑驴找驴。这里,先有一个条件:找。这个人在“找”,一直找一直找,后来找到。见性也是一样,先有疑情,不是找“我”吗,先要有个疑问:我是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谁?有人说啦,这辈子我是某某,如果按照佛教轮回的思想,那大概我还有过去生,上辈子是个别人,上上辈子又是个别人。那在这成为别人别人别人之前,你又是谁呢?轮回之前你是谁呢?这就是要认识本来面目,那个不可思不可议人人有的自性。所以参禅的人有人参:念佛人是谁?观世音菩萨修行的时候思考能听的人是谁?是谁是谁究竟是谁?很多禅宗的大德都是怀着疑情,于外力介入的时候豁然开朗。譬如有人苦参多年不得开悟,一日打水,水中有月,正凝视间,水桶落地,月碎水流,突然醒悟。“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是慧明一念不生之时,六祖的喝问,借此指月的方向标,慧明突然醒悟。是应景而生的路标,是dynamic的。而非此后后人皆奉着“不思善不思恶”就可明心见性。这样就是把路标错当成目的地了。(班门弄斧了,此前这一句请大家忽略吧。参禅确是要心无所住,似乎就是在这不思善不思恶的路子上走) 路标可能是指向东,也可能是指向西,北,南,上,下,视你的位置而定。如果看到一个向西的路标,以为任何地方向西皆可行到目的地就错误了。沿着某条路走,就可明心见性,这是渐悟的道路,而渐悟的道路是前面说过的,对某事物系统地循序渐进的学习,道路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评论
回复: 不思善、不思恶,于么时,哪个是本来面目我怎么突然发现“布娃娃”只献花不发言。点击展开...是升华到比闪哥又上一个层次的高度的表现 等升华到连花也不献,就达到圆满的境界了

评论
移民科幻小说《种秧帝国崛起之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饥饿游戏版《红旗颂》楼主所讲的佛经部分,总觉不十分明了,也可能是我理解错误。六组坛经远非我的水平境界,作为门外汉,讲讲自己的外围理解:领悟有两种,一种是顿悟,一种是渐悟。顿悟好比我们有时候找某个东西一直找不到,突然发现其实就在自己身上。渐悟好比对某个事物或者学科循序渐进的学习。六祖慧能是顿悟,顿悟的什么,就是本来面目,也就是楼主所说的明心见性,也是了达本心,就是认识自己。可是这里所说的心(自性,本来面目)不是我们的心脏,也不是我们的思维,是个不可思不可议的东西。要想了知本来面目,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没办法说,也没办法想,因为它在思维之外,不是思考可以获得的。 可是这东西人人都有,愚人有,不减一分,智人有,不长一毫。既然人人都有,那就一定可以找到。可是这东西不可思不可议,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那么这个找法一定无法用语言说出来,也无法用思维去指导。怎么办呢?于是已经找到的人做了一些路标指示方向。有个老的比喻,说人寻觅心性好比一个人想看月亮,可是语言描述终究和月亮实体是有差异的,于是见过月亮的人伸手向空中指,说:你看。于是找月亮的人顺着这人手的方向,向天上看,看到了月亮。 所有言语能说的东西,都是这个指月的手,指示方向,但不是月亮本身。学禅的人容易上当的地方,就是把这个指月的手,当成了月亮本身。 回过头来看慧明为何能在六祖一句话下开悟。 见性要先有个疑情。刚才说顿悟好比我们找东西找很久找不到,忽然发现在自己身上,原来是骑驴找驴。这里,先有一个条件:找。这个人在“找”,一直找一直找,后来找到。见性也是一样,先有疑情,不是找“我”吗,先要有个疑问:我是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谁? 有人说啦,这辈子我是某某,如果按照佛教轮回的思想,那大概我还有过去生,上辈子是个别人,上上辈子又是个别人。那在这成为别人别人别人之前,你又是谁呢?轮回之前你是谁呢?这就是要认识本来面目,那个不可思不可议人人有的自性。 所以参禅的人有人参:念佛人是谁?观世音菩萨修行的时候思考能听的人是谁?是谁是谁究竟是谁? 很多禅宗的大德都是怀着疑情,于外力介入的时候豁然开朗。譬如有人苦参多年不得开悟,一日打水,水中有月,正凝视间,水桶落地,月碎水流,突然醒悟。 “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是慧明一念不生之时,六祖的喝问,借此指月的方向标,慧明突然醒悟。是应景而生的路标,是dynamic的。而非此后后人皆奉着“不思善不思恶”就可明心见性。这样就是把路标错当成目的地了。路标可能是指向东,也可能是指向西,北,南,上,下,视你的位置而定。如果看到一个向西的路标,以为任何地方向西皆可行到目的地就错误了。 沿着某条路走,就可明心见性,这是渐悟的道路,而渐悟的道路是前面说过的,对某事物系统地循序渐进的学习,道路不同,不可混为一谈。点击展开...什么叫做“悟”? 很多“先哲”所言之所以模棱两可,引人猜疑,固然有年代久远以讹传讹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还没有真正“悟”。 数学中有很多“猜想”,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哥德巴赫”和“费尔马大定理”。虽然提出猜想也不容易,但离得到证明还差得远。“费尔马大定理”几百年后才获得证明,而“哥德巴赫”至今还未获证。 猜想和证明的差距就是“悟”和真正了解规律的差距。真正了解规律的人,才能把道理说明白。而刚“悟”的人,必然言辞模糊。 进一步说,“悟”的东西是否正确,必须把他细化成可验证的条目才可确认。如果声称“悟”的人无法细化,这个“悟”也就永远停留在“猜”的水平,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另外,所谓“顿悟”是很常见的事,每个人对某个领域钻研久了都会有这个体验。但是神化“顿悟”完全没必要,“顿悟”的东西往往对错参半,只是个“猜想”罢了。

  ·生活百科 最终配置
·生活百科 Enphase 的充电器和电池建议

加拿大生活信息-加拿大

加拿大老人金

华人网大家好: 我父母來了加拿大都已經十年啦,開始準備申請加拿大老人金。 本人對這項福利都還好迷茫,希望各位多多指教, 多謝!本人父母居住加拿大已經十年,過去十年,沒有工作 ...

加拿大生活信息-加拿大

不想在温哥华了想去农村

华人网不想在大城市了,从出生到现在一直在大城市,来到温哥华,这房价和工资的不对等更搞得无法呼吸。来加拿大又不是奔着这些来的,加上本人很佛系,现在就梦想找一份WFH的工作到乡 ...

加拿大生活信息-加拿大

从首尔转机回加拿大

华人网今天送老公先回加拿大,从沈阳出发经首尔当天飞多伦多。 给老公买的是沈阳至首尔 大韩航空的 从首尔到多伦多 加拿大航空 行李在沈阳可以直挂到多伦多 给了两段航程的登机牌 行李 ...

加拿大生活信息-加拿大

赏花:蒲公英晚期?

华人网郁金香正在凋谢,蒲公英也进入最后的一搏。这个时候,她们已经不像小黄花绽放时那么可爱了(应该说多数人是这么感觉的),但仔细观赏,我还是很喜欢的。心中喜乐,到处都是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