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加拿大百科十四天考托速成
在加拿大
今天终于搞定TOEFL,只有一句话--“爽”。 回想起这连续十四天的苦难历程,真是令人感慨... 大半个暑假一直都在与GRE与高温拼搏,直到八月十一日才搞定GRE。掐指一算,距托福只有十四天。备考GRE,整天被单词与阅读弄得焦头烂额,实在没有心情搞什么托福,只是有时实在过意不去装模作样的听听“旧旧题”(前八盘磁带),也算在练听力了。 八月十二日,痛定思痛,全力备战TOEFL。 每日白天安排:(9:00--21:00) 听力:四套旧题,三套新题(也就是两盘磁带),每套题一定是来回反复听三遍。辅导资料:新东方听力分册(两本),《TOEFL听力笔记》,《TOEFL听力习语必备》。(本人没上过托福辅导班,也只能如此了).... 语法+阅读:每天两套新题。辅导资料:《TOEFL语法笔记》(这书只对象我这样语法基础极差的菜鸟才有用)... 作文:偶尔翻翻《TOEFL填空式作文法》(这书整个就是为象我这样的懒人而设计的)... 每日夜间安排:(22:00--24:00) 在电脑上用《龙文听霸2》做两套题(总共25套,其实就是把那20多盘磁带的内容重新编排组合成新题的模式,蛮象的,有题目,有答案,有原文,很方便的说)...然后就是24盘磁带的MP3,有些效果不是很好,但至少不用倒磁带了)... 现在想想,也只能这样了,只是每天实在很辛苦...尤其是每天听十多个小时的听力,听得耳朵发红,脑袋发涨,每天都是带着耳机入睡...真是残不忍睹... 几次好想放弃,幸亏不断受一位一起准备TOEFL的PPMM的激励,真是好感激好感激... 就这样终于坚持到了8.23,只剩三套题(99.8,99.10,2000.1),痛下决心--模考: 8.23-99.8:听力错了13个,奇怪的是前30个对话错了12个...打电话给PPMM,当场FAINT...(唉!人家40天,偶14天:这就是650与560的区别...)语法+阅读不谈,也从未做过全对的白日梦,当然也错不过5个,还是懒得写作文... 8.24-99.10:听力错了10个,奇怪的是前30个对话错了9个...不敢打电话给PPMM了...还是懒得写作文... 8.25-2000.1:听力错了15个,前30个对话错了10个,FAINT...终于写了一篇作文...铅笔写英语,奇难看...练字...下午参加考前培训,见到PPMM,人家不理我,FAINT... 8.26-战斗: 喝完一罐红牛(GRE必备)毅然步入考场,PPMM坐在正前面...耳机清晰,阳光明媚,精神气爽... 填了表,开始写作文(我还一直以为作文最后写呢...)实在简单:Learn with a teacher or study yourself? 于是厚颜无耻的套用作文背诵文选第一篇第一段:Imagine being asked to study all the knowledge by yourself, how would you react? Unless there is something definitely wrong with you, you wouldn't be too happy about it, to say the least. It's all the more surprising that...再套几个模板,轻松搞定,字还是不好看... 拆封,迎接最大的挑战--听力。Question 1,easy. Question 2,also easy... 突然很奇怪,怎么语速这么慢,想想2000.1,都可以与杨继媲美了...轻松搞定30题,到了段子题,还不见难度上升...WHY?最搞笑的是最后一篇:《依利亚特》与《奥德赛》到底是不是荷马写的?GRE N年前就探讨得无比透彻了,(这就是先考GRE的好处???)最后终于想通了--ETS大放水... 语法+阅读不谈,绝对比2000.1简单,阅读做到最后一篇才看到生物题材...仔细一看,FAINT,新概念上有一篇,大同小异... TOEFL就这样结束了,比起GRE近一年的准备,14天,真让人有种意尤未尽之感... 本人无甚经验可谈,本来就菜鸟一只,后来者务必引以为戒,合理安排时间为重中之重... 再次感谢PPMM的鼓励与帮助.......
评论
温哥华,找工作+练习英语中如果觉得我的信息对您有益,请给我加声望,谢谢!!! 超赞 赏 七 七宝 0$(VIP 0) 192005-10-10#2 牛人啊!我想要你的托福机考软件,你发的关于软件那个帖子我没有弄下来。[email protected]谢谢!
评论
考完G的人考T都很轻松哦~
评论
就是牛
评论
牛棚没人看了,大牛跑出来上网了!
·中文新闻 UberEats 员工通过他有史以来最简单的送货服务赚取了 6 美元
·中文新闻 《我是名人》明星卡勒姆·霍尔 (Callum Hole) 为澳大利亚海岸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