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
三角洲 Delta
三角洲(英文:Delta)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大温哥华地区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它位于菲沙河南支流注入乔治亚海峡所在,北面隔河与列治文和二埠相望,东临素里,南面则与美国华盛顿州的罗伯茨角为邻。三角洲是由三个独特的社区构成,分别是拉德纳(Ladner)、措瓦森(Tsawwassen)和北三角洲(North Delta)。
三角洲是三方环水:北面是菲沙河,西面是乔治亚海峡,南面是边界湾。三角洲离温哥华市以南27千米(17英里),离素里和平门口岸则有22千米(14英里)。
三角洲总面积有364平方千米(141平方英里),是大温哥华区域局内面积最大的地方行政区;第二大的素里市面积则有317.4平方千米(122.5平方英里)。
三角洲的肥沃冲积平原令其成为大温地区内最重要的农业地带之一:区内的农业用地被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设为农业保留地,以防土地用途改变为市郊住宅用地。此外,北三角洲亦是伯恩斯沼泽所在;这片湿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10,000英亩),对区内的自然生态平衡非常重要。
交通方面,三角洲的巴士服务是由运输联线(TransLink)提供。区内没有捷运车站,但居民可前往素里市的车站乘搭架空列车博览线前往大温其它地区。运输联线过往亦曾经提供连接三角洲和温哥华市中心的巴士线,但自从架空列车加拿大线于2009年通车后,那些巴士线均改以列治文的桥港站为北端总站,前往温市中心的乘客需于该处转乘加拿大线。
●三角洲接近美加边境,有大量来往温哥华和美国之间的车辆驶经此地,而区内的措瓦森亦设有渡轮码头服务来往温哥华岛的航线,因此三角洲在低陆平原交通中担当了重要角色。区内的主要干道如下: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99号公路,属高速公路规格,经乔治·马西隧道北通列治文,南达美国边境(在区内则主要呈东西走向);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91号公路,大致属高速公路规格(除了于一处设有灯口外),经阿力克斯·菲沙桥通往列治文和二埠;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10号公路,向东通往素里和兰里区;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17号公路,连接99号公路和措瓦森的不列颠哥伦比亚渡轮码头。
此外,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现正于区内兴建菲沙河南岸边缘公路;此公路为大温哥华门廊计划一环,旨在连接金穗大桥、1号公路和17号公路,并与91号和99号公路交汇,令货运交通可更直接地在这些干道之间穿梭。然而,由于走线接近伯恩斯沼泽,此计划亦招来区内居民和生态保育人士的批评。此公路现时定于2012年完工。
三角洲与美国边境小镇罗伯茨角以56街相连;此路是罗伯茨角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
三角洲亦是以飞机流量计算全国第五大繁忙机场-边界湾机场所在。该机场主要供包机、飞行训练及小型飞机使用。
教育方面,三角洲划归为第37学区,管理着31所学校。
Tsawwassen 措瓦森
三角洲市(Delta)南部的Tsawwassen是大温一片神奇的土地。作为大温地区乃至全卑诗省阳光最充足的地方,这里自然环境优美,海滩、湖泊遍布,天堂般的环境里生活着世界最幸福最自由的小野生动物群。
三角洲市为半岛型,坐落于大温地区的最南端,南与美国接壤,北面与列治文市隔河相望,西靠乔治亚湾,东接素里市,气候上是大温乃至整个卑诗省日照最充足的地方,尤其西南部我们称之为措瓦森的小区(Tsawwassen)。
Tsawwassen取自当地原住民的语言,意为“面朝大海”,四千多年来,Coast Salish原住民一直在此安居乐业,直至今日,所以这里仍有大片的原住民保留地,面积多达700英亩,农耕特色延续至今。
措瓦森总人口只有2万多,除了数量并不算多的原住民,当地居民以精英白人为主,社区治安非常良好,家庭收入在大温位列前茅,属典型的白人富足社区。
区内的Boundary Bay公园是从事夏季户外运动的天堂,适合冲浪、划独木舟、游泳、帆船等各项水上运动。Tsawwassen遍布公园,健步、慢跑、骑车、野炊、观鸟,终年乐趣无限。
Tsawwassen 治安在大温,乃至整个BC都是最好的,多年来犯罪率几乎为0, 这里为半岛行,3面环海,其中一面跟美国小镇point robert接壤, 几乎没有外界打扰,交通井然有序,没有混乱繁忙的车流,真是生活的好地方。而且这里去美国加油很便宜,很方便,不用跑到和平门过关。比起南素里白石,这里离温哥华列治文更近一些。
交通方面,这个大温名副其实的世外桃园距温哥华市中心仅30分钟车程,20分钟即可达到国际机场和美国边境,10分钟即可到达华人购物吃饭好地方列治文市,未来杜华逊大型购物中心将来会是一个以名品Outlet为主要卖点的大型商场,会吸引大量南下到seattle outlets 购物的人流。目前主交通干道修建以及Massey隧道改建也在紧锣密鼓规划当中,基础设施的完善定将提升Tsawwassen s的物业价值,更彰显它独一无二的性价比。
教育方面,Tsawwassen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公立中学South Delta Secondary菲沙中学5年的学校排名靠前(80/264),私立的Southpointe Academy更是名列前茅,乃名校中的名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学校几乎无ESL学生,便于新移民语言环境的融入。
近来,Delta市加大了对Tsawwassen的开发力度。可媲美铁道镇Metropolis的Tsawwassen购物中心已纳入规划,2016年将正式启用,并随着Tsawwassen Springs,Tsawwassen Shores 等大型楼盘开发项目的建成,这里会越来越受到大温居民的关注。
Ladner 拉德纳
1868年,三角洲区的菲沙河口南岸,出现了第一座农场。因为开农场的兄弟俩姓“拉德纳”,后来这个地方就叫了这个名字。小镇拉德纳在菲沙河南支流的河口南岸,基本上是列治文LuLu岛正南的位置,与列治文隔河相望,且通过99号公路的过江隧道与列治文相连。
虽然作为农业区、拉德纳的起步比北Delta略晚,但是因为她占据了菲沙河口这个得天独厚的位置,后来的两个发展机遇,便历史性地落在了拉德纳的头上:
首先,1873年,当时经营“新西敏至维多利亚”这条航线的轮渡公司,在拉德纳设了一个码头,此地成了从新西敏开出来的班船第一个停靠的站点,这项“基础设施”建设,给拉德纳带来不少人气。接下来进入到1870年代末,大温地区的渔业加工产业逐渐兴盛起来,菲沙河的河口地带出现了多家鱼产品罐头加工厂,其中有几家就选址在了拉德纳。
这样一来,原本还是个农业区的拉德纳,一下子就变身为一个农业、加工业、渔业和水运交通多种经济并举的现代小城镇了。所以说,虽然农业开发比北Delta晚,但是拉德纳却是三角洲第一个城市化社区,以至于后来成立三角洲区(Corporation of Delta)的时候,区政府也就别无选择地设在了拉德纳。
今天的拉德纳,是一个温馨而低调的小镇,有着一丝淡淡的怀旧风格。在大温,像这样的小镇,居民基本上都是白人,少数族裔不会很多,拉德纳只有大约21000居民,其中近85%是白人。
在地图上看,拉德纳呈三角形,面积不大。镇子的历史老区,主要在三角形的左半部分。在那一带走走,老街、老店、老宅子,看上去挺有点意思的。
拉德纳虽是农业开埠,但却是因水发家。所以这里也是玩船的好地方。老港附近,泊满了各种各样的小船。
交通方面,拉德纳被17A快速路一分为二,这条路又经99号高速通往BC渡轮码头BC Ferries Terminal。而东西方向的主要道路就是Ladner Trunk Road。连接列治文的地下隧道The George Massey Tunnel与1959年建成。
教育方面,拉德纳划归为第37学区,中学有Delta Secondary中学,小学有Hawthorne,Delta Manor,Holly,Port Guichon和Nelson Grove。
North Delta 北三角洲
北三角洲,东面与素里接壤,边界为Scott Road,北面便捷为96th Avenue和菲沙河,西面与Annacis岛和列治文交界,伯恩斯沼泽(Burns Bog)在其西面,以91号快速路为界。
北三角洲是一个大型的中产阶级近郊住宅区,该区拥有若干公园、休闲娱乐设施,包括Sungod Recreation Centre、Great Pacific Forum、North Delta Recreation Centre等。伯恩斯沼泽就在旁边,湿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对区内的自然生态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商业中心主要有Scottsdale Centre,Scott 72 Centre,Delta Shoppers Mal等。
交通方面,区内主要道路有River Road、Nordel Way和120th Street,可方便接入17号、91号高速,而72nd Avenue、64th Avenue和56th Avenue则是连接素里的主要道路。
教育方面,本区划归为第37学区,区内有5所中学,North Delta Senior Secondary,Seaquam Secondary,Sands Secondary,Burnsview和Delview。
小学有:McCloskey,Cougar Canyon,Devon Gardens,Chalmers,Sunshine Hills,Pinewood,Health,Annieville,Hellings,Richardson,Gray,Jarvis,Immaculate Conception,Gibson和Brooke。
纳奈莫
纳奈莫(英语:Nanaimo)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南部纳奈莫地区一座城市,是该地区的行政中心。据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纳奈莫市内人口为83810人,是温哥华岛上人口第二多的地方政体。纳奈莫都会区人口则达98021人,是温哥华岛上人口第二多的都会区。
“纳奈莫”这个名字来源于印第安原住民的撒利希语,其中一个意思为“聚会之地”。因其天然的深水良港,纳奈莫的官方绰号为“海港之城”(Harbour City);1986年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到访时签署官方声明正式确立此绰号。
纳奈莫是温哥华岛东部的交通枢纽。不列颠哥伦比亚渡轮于市内设有三座码头:市中心码头提供航线前往加布里奥拉岛(Gabriola Island)、启航湾码头(Departure Bay)提供航线前往西温哥华马蹄湾、而公爵角码头(Duke Point)则提供航线前往三角洲托华信。
交通方面,不列颠哥伦比亚省1号公路(横加公路)温哥华岛段的北端终点位于启航湾码头,自此往南伸延至维多利亚。不列颠哥伦比亚省19号公路的南端终点则位于公爵角码头,自此往西北伸延至哈迪港。19号公路绕过纳奈莫市中心的新路段开通后,旧有路段则改编为19A公路。
航空交通方面,离纳奈莫市以南约13公里的纳奈莫机场(IATA代码:YCD)提供航线前往温哥华、维多利亚、亚博斯福和卡加利等地,而位于纳奈莫市以内的纳奈莫海港水上机场(IATA代码:ZNA)则提供水上飞机航线前往温哥华国际机场附近的水上机场以及温哥华海港水上机场。
纳奈莫市内的巴士服务由纳奈莫地区交通局营运。
据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纳奈莫市内人口为83810人,全国排名第63位;纳奈莫都会区人口则达98021人,全国排名第38位。
教育方面,纳奈莫市内的公共基础教育服务由68号校区提供。专上教育方面,温哥华岛大学(Vancouver Island University)于2008年从马拉斯皮纳学院升格而成,其主校园设于纳奈莫市内。
人种比例
白种人:88.5%
原住民:4.7%
南亚人:1.8%
华人:1.5%
东南亚人:1.5%
枫树岭
枫树岭(英语:Maple Ridge)是一个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大温哥华地区的地方行政区。它位于菲沙河北岸,西邻匹特草原,东接米逊,北临菲沙河谷区域局的己选区,南面则隔菲沙河与兰里区和亚博斯福相望。据2011年人口普查,枫树岭约有76,052名居民。
枫树岭于1874年9月12日设立地方行政架构,其管辖范围亦包括匹特草原。然而,匹特草原的居民却于1892年申请脱离枫树岭并恢复成一个不设地方行政架构的社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于1967年设立区域局此行政等级,并将枫树岭划归杜德尼-亚鲁艾特区域局。该区域局于1995年解散后,枫树岭连同匹特草原改归大温哥华区域局。
交通方面,枫树岭的公共交通服务是由运输联线(TransLink)提供。连接温哥华市中心和米逊的西岸快车通勤铁路于枫树岭设有两个车站,分别为枫树草原站和黑尼港站,而市内亦有多条公车线。
市内的主要干道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7号省道(又称洛歇公路),向西通往匹特草原,向东通往米逊。金穗大桥则横跨菲沙河,通往素里和兰里区。
教育方面,枫树岭的公校是由42号校区管理。区内的公立教育设施包括18间小学、5间中学、1间成人教育中心以及1间社区学院。42号校区亦同时管理匹特草原的公校。
宝云岛
宝云岛(英语:Bowen Island)是加拿大卑诗省西南部一个岛屿,并是大温哥华地区内的一个海岛自治体(island municipality)。宝云岛位于豪湾南端,离温哥华市西北约25公里,面积为49.94平方公里。据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岛上常住居民为3,402人。
宝云岛于1968年加盟大温哥华区域局,再于1999年12月4日正式设立地方行政架构,成为大温区域局内一个海岛自治体。
交通方面,卑诗渡轮公司提供连接西温马蹄湾和宝云岛的汽车渡轮服务,而英吉利湾启航公司则营运来往固兰湖岛和宝云岛的航线。运输联线则在岛上营运两条巴士线。
教育方面,宝云岛与对岸的西温哥华同属45号校区。岛上有一间公立小学,而宝云岛的中学生则需往西温的中学上课。岛上的Island Pacific School是一所著名私立贵族学校,提供6至9年级的国际文凭课程(IB Program)。
狮子湾
狮子湾(英语:Lions Bay)是加拿大卑诗省大温哥华地区西北角一个村落。狮子湾座落豪湾东岸,离西温哥华的马蹄湾约11公里,面积有2.55平方公里,据2011年人口普查有1318名居民。
狮子湾一带地势崎岖,早年因交通不便而人烟稀少。豪湾沿岸的賓士域滩于1908年被勘测,而首批居民则于1911年抵达此处。他们大多为季节性居民,通常在夏季乘船到此避暑,秋季来临时再返回原居地。太平洋大东方铁路和史戈密殊公路(现99号公路)分别于1954年和1958年开通后,狮子湾的对外交通大为改善,而电力和电话服务于1950年代末接通后为狮子湾带来更多常住居民。
狮子湾于1971年1月2日正式设村,并于翌年加盟大温哥华区域局。
交通方面,卑诗省99号公路为狮子湾的主要对外运输线,而村内的巴士服务则由西温蓝巴士系统营运,并与运输联线辖下的其他公共交通系统衡接。驱车到温哥华市中心约30分钟。
教育方面,狮子湾设有一所学校,Lions Bay Community School,划归为西温第45校区。
惠斯勒
惠斯勒(Whistler),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辖镇之一,位处温哥华以北大概125公里的太平洋海岸山脉中。惠斯勒是一个度假地区,常住人口有大概9200人。每年到访惠斯勒的游人有大概二百万人次,主要是为当地举世闻名的高山滑雪和山地单车场地慕名而来。在过去十五年来,惠斯勒更多次被多份滑雪杂志选为北美最佳滑雪场地之一。惠斯勒并于2010年冬季奥运会和2010年冬季残奥会期间协办部分赛事。
惠斯勒的冬季清凉潮湿,夏季则温暖干爽。每年平均有11天的温度高于摄氏30度(华氏86度),24天的温度低于摄氏-10度(华氏14度)。
惠斯勒于1975年9月6日正式设为度假城镇(resort municipality);此地区政府模式为国内首创。随着温哥华于2003年成功申奥,惠斯勒地区的准备工作也相继展开。冬奥的冬季两项、越野滑雪、北欧两项和跳台滑雪比赛于惠斯勒奥林匹克公园举行;有舵雪橇、俯式冰橇和无舵雪橇比赛于惠斯勒滑行中心举行;而高山滑雪比赛则于惠斯勒溪畔举行。此外,2010年冬季残奥会的冬季两项、越野滑雪、高山滑雪赛事和闭幕式均于惠斯勒举行。惠斯勒奥运和残奥村于赛事期间有约2400名运动员、教练、训练人员和职员入住;设施于赛事过后改建成住宅区,这一带的房地产发展进行得如火如荼。
交通方面,惠斯勒与温哥华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99号公路(又称“海天公路”(Sea to Sky Highway),“惠斯勒公路”(Whistler Highway))相连。铁路服务方面,洛基登山铁路提供来回惠斯勒和北温哥华区的铁路服务,以及连接惠斯勒和亚伯达省贾斯珀的跨省列车;两者皆停靠惠斯勒火车站。惠斯勒公交系统在区内营运13条巴士线。
匹特草原
匹特草原(英语:Pitt Meadows)是一个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大温哥华地区的城市。它位于匹特河注入菲沙河所在,西面隔匹特河与高贵林和高贵林港相望,东邻枫树岭,北临匹特湖,南面则隔菲沙河与素里和兰里区相望。据2011年人口普查,匹特草原约有17,736名居民。
匹特草原于1000年前已是原住民的聚居地。欧裔人从1870年代起到这里定居,该处并取名为邦臣登陆处(Bonson's Landing),后来却改称匹特草原,与匹特河和匹特湖的名称对应(两者皆命名自英国前首相小威廉·匹特)。枫树岭于1874年设立地方行政架构,其管辖范围亦包括匹特草原。然而,匹特草原的居民却于1892年申请脱离枫树岭并恢复成一个不设地方行政架构的社区。匹特草原再于1914年4月23日成为一个独立的地方行政区。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于1967年设立区域局此行政等级,并将匹特草原划归杜德尼-亚鲁艾特区域局。该区域局于1995年解散后,匹特草原连同枫树岭改归大温哥华区域局。匹特草原再于2007年1月1日改设市。
匹特草原主要是一个住宅区,市内约85%居民于其他城镇上班。市内的主要行业(依雇员比例排列)为第一产业(20%)、教育及医疗事业(19%)、餐饮业(16%)和建筑业(9%)。
虽然市内除农业外的其它商业活动近年有所上升,但市内86%的土地仍被省政府界定为农业保留地。匹特草原的主要农产品包括小红莓和蓝莓。
交通方面,匹特草原的公共交通服务是由运输联线(TransLink)提供。连接温哥华市中心和米逊的西岸快车通勤铁路于匹特草原设有一个车站,而市内亦有多条公车线。
市内的主要干道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7号省道(又称洛歇公路),向西经匹特河大桥通往高贵林港,向东通往枫树岭。金穗大桥则横跨菲沙河,通往素里和兰里区。匹特草原机场主要服务小型飞机,于2009年录得125,409班航班,在全国最繁忙机场中排行第16位。
教育方面,匹特草原划归为第42学区,拥有4所小学及1所中学。
·生活百科 为什么 Flybuys 不能自动节省 10 美元?
·生活百科 2022年过期的干蘑菇、干紫菜该扔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