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
过去三年,新冠疫情曾让一河之隔的港深两地变得难以跨越。
今年是刘敏(化名)在香港的第 10 个年头,2020 年,她往返港深 4 次,总共隔离了 3个多月。为避免隔离带来的不便,2021 年 4月之后,她便长期待在了香港;知名网络博主加加是一名有二十余年从业经历的香港导游,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三年,香港特区政府为旅行社和导游发放了多轮补贴,但在没有游客的情况下,很多导游都转行或者找了兼职。
超过 1000 天的等待后,香港与内地恢复通关在即。1 月 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优化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措施的通知》,要求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香港签注,逐步有序全面恢复内地与香港、澳门陆路口岸客运和水路客运,为出入境人员快捷通关提供便利。
恢复通关在即,香港准备好了吗?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告诉记者,香港目前主要面临的是有关行业人手不足带来的挑战。他表示,由于香港旅游业冰封近3 年,旅游业从业人员转换职业或者移居他地,导致劳动力减少达 50 万人,也就是缺少大约 70% 至 80%的从业人员,即使重新招聘,短期最多只能提供 30% 至 40% 的从业人员。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与内地 ” 封关 “的这三年,对香港的贸易、消费和长远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认为,香港旅游业的复苏还任重而道远。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王帆 摄(资料图)
等待恢复通关的 1000 天
今年是刘敏在香港的第 10 个年头。2013年,家在深圳的刘敏到香港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港从事保险业,成了一名理财顾问。疫情前,她经常往返港深两地,基本上每周都能回次家。疫情暴发后,2020年 1 月底,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将推行一系列防疫措施,进一步减少两地人员跨境流动,包括暂停 ” 自由行 “签证、减少跨境交通服务、关闭口岸等。
2020 年,刘敏往返港深 4 次,总共隔离了 3 个多月。2021 年 4 月之后,她便长期待在了香港。”因为疫情带来的阻隔,我已经三年没有和家人团聚了,这对很多在港工作的内地人影响都比较大。”刘敏说,疫情这三年,她也想过回内地工作,但考虑到积累下来的客户和职业惯性,她还是在香港坚持了下来。
对刘敏这样需要经常往返港深的人来说,疫情让一河之隔的两地变得难以跨越。而对于香港这样的典型外向型经济体来说,疫情则给旅游业、餐饮业、零售业等各行业带来了影响。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此前表示,2022年香港经济预计会出现 3.2% 的负增长,年度财政赤字将超过 1000 亿港元。
知名网络博主加加是一名有二十余年从业经历的香港导游。加加在香港主要做 ” 纯玩团”,也会根据游客需要定制策划旅游路线。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自 2003 年内地游客赴港 ” 自由行 “开通以来,内地赴港旅游人数大幅增加,各种旅行社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香港旅游业在内地游客的刺激下经历了一段繁荣期。
2020 年初,香港 ” 封关 “,旅游业 ” 清零 “。” 基本上就没有旅游这两个字了。”加加说。在香港,从事导游工作需要考取牌照,疫情前,香港有约 5000名注册导游。加加表示,疫情前真正全职做导游的大约有两三千人,其中有五六百名导游做 ” 纯玩团 “,其余则是主要做 ” 购物团 “。”疫情以来,纯粹靠‘购物团’的那批导游,基本上都回内地了。”
加加表示,这三年,香港特区政府为旅行社和导游发放了多轮补贴,在没有游客的情况下,很多导游都转行或者找了兼职,比如去做保安、去检疫中心工作。”还有一些是像我这样还在坚持的,还是会有一些入境或者中转的旅客,所以也还是会有一些业务。”
香港旅游发展局的数据显示,2021 年,访港旅客共有 9.14 万人次,相较于 2020 年的约 356 万人次,同比下降了97.4%;而在 2019 年,访港旅客共 5591 万人次,其中来自内地的就有 4377 万人次,占比 78.29%。
林江表示,香港与内地 ” 封关 “的这三年,对香港的贸易、消费和长远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林江介绍,港商在粤港澳大湾区有很多投资,疫情期间他们不能去内地视察工厂,客户也不能到工厂参访。此外,香港作为购物中心,少了内地游客,光靠700 多万香港人无法支撑。
曙光初现:香港准备好了吗?
在超过 1000 天的等待后,香港与内地恢复通关终于迎来曙光。
1 月 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优化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措施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香港签注,逐步有序全面恢复内地与香港、澳门陆路口岸客运和水路客运,为出入境人员快捷通关提供便利。对于入境检疫,《通知》要求不再对自香港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对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
同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发布通告称,深港口岸将于 2023 年 1 月 8日起,分阶段有序恢复内地与香港人员正常往来,其中第一阶段恢复运行的口岸包括深圳湾口岸、福田口岸、文锦渡口岸、蛇口口岸、机场福永码头。
图片来源 : 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根据通告,为确保通关初期口岸运行畅顺,蛇口口岸、机场福永码头通过售票机制管控。除上述码头,陆路口岸通过预约系统安排每天出境旅客人数。此外,每日预约出境总数为50000 人,深港双方在旅客出境前,稽查旅客持有在出行前 48 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
此外,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也在 1 月 5 日召开的记者会上表示,1 月 8 日起将实施首阶段通关,每日最多 6万名港人从海陆空不同口岸 ” 过关 ” 进入内地,其中约 5万人可经陆路口岸前往内地,港澳码头、机场、港珠澳大桥不设人数限制。
福田口岸、罗湖口岸和文锦渡口岸早已为通关做准备。1 月 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发现,福田口岸出境通道处已经用铁栅栏排出了 “S”型通道。现场安保人员透露,口岸正在检修设备、打扫卫生,近期的安保力量也有所加强。不过在地铁站内,前往香港方向的步行通道仍在封闭之中。
福田口岸出境通道 图片来源 : 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文锦渡口岸工作人员正在粉刷大门入口 图片来源 : 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尽管罗湖口岸不在第一批开放的陆路口岸之列,口岸的维保工作已在有序进行中。罗湖口岸管理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管理处最近做了水电维保,更换了破损的公共设施,设备也都在检修,等待服务通关。罗湖口岸周边,也有部分商家为恢复营业做起了准备。一家港资餐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餐厅从1992 年至今已经开了 30 年,2020 年底因疫情关店,到现在有两年多。”店铺正在进行设备检修,等待通关之后的正式营业。”
图片来源 : 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在一旁的罗湖商业城,除了门口的保安,整个商城内空无一人,一楼多个铺面贴着 ” 靓铺招租 ” 的字样,大部分店铺处于关闭状态。”现在生意很难做,商城把铺面的租金都免了,每个月只收 1000 多的管理费,我们都盼着通关。”罗湖商业城二楼一家皮具店老板向记者介绍。
恢复通关在即,香港准备好了吗?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由于香港旅游业冰封近 3 年,导致劳动力减少达50 万人,也就是缺少大约 70% 至 80% 的从业人员,即使要重新招聘,短期最多只能提供 30% 至 40% 的从业人员。
梁海明表示,恢复通关面临的第二大考验是,由于 3年未通关,内地和香港的民众有两三年未有直接沟通、交流,未来可能会增加一些沟通成本和沟通时间,这需要双方互相谅解,以及进一步增加了解。
” 香港准备好没?这个问题相当于,一个专业的足球运动员,如果有 3年没有打比赛,是需要时间去恢复的。但只要大家还是喜欢足球赛,相信球员恢复的时间就会很快。” 梁海明称。
旅游业复苏已现曙光
生于香港、长于厦门的加加,从小就经常往返于香港与内地,有时候一个星期就会往返一次。2020 年初香港 ” 封关 “以后,加加已经接近 3年没有回过厦门,和他身边的很多朋友一样,他一直在等待香港恢复通关。恢复通关的消息传来,加加说,他已经买好了春节回厦门的机票。
最近几天,找加加咨询的内地游客也多了起来,每天有十几个人找他咨询如何签注。但他也提到,那些已经转行的导游很多都不会再回来了。”我接触的 10 个人里面有五六个都不愿意回来了,通关初期可能也没有那么多游客。今年 3 月份之前,香港导游可能都是严重缺失的。”不过,对香港旅游业的复苏,加加充满了信心。他说,旅游业是最脆弱的行业,但也是反弹最快的行业,预计 2023年香港会迎来大量的内地游客。
但林江认为,香港旅游业的复苏还任重而道远,短时间内难以回到疫情前的水平。”在通关早期,还是有很多限制,这或多或少都会影响人们通关的意愿,大家多少还是带有观望的心态。”
林江表示,眼下,在疫情没有完全结束的情况下恢复通关,关键要看人们对待疫情的态度;要回到 2020年之前,回到那种想走就走的旅行才是最重要的,这才对刺激消费和促进湾区的融合发展有帮助。
<
p style=”text-align:center;”>
图片来源:每经资料图
” 香港的旅游、零售、酒店、餐饮、专业服务和金融等行业,对内地通关、内地游客来香港,可谓是早已望穿秋水。这是因为,香港 2023年的经济要想有所起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地对香港的支撑。”梁海明认为,恢复通关对香港旅游业而言获益最大,冰封多时的香港旅游业终见曙光,香港旅行社至少三分之一的业务来自内地游客团,恢复通关后,香港旅行社可以提升至少三分之一的生意。
梁海明表示,大量的内地游客来香港旅游、购物,能够进一步刺激香港的零售、消费市场,从而带动香港的经济发展。”私人消费总额贡献了香港 GDP 的 69%, 这甚至比消费大国美国的 66.7%、英国的 61.6%还要高。随着内地游客前来香港消费,无疑将推动香港的经济发展。”
” 随着恢复通关,内地来港上市的企业将会增多。” 梁海明表示,2022 年全港 IPO 集资额逾 1000亿港元,按年(来看)下跌近70%。他认为,随着内地持续优化防疫措施以及与香港恢复通关,将令金融市场的交投气氛回升,再加上港交所将降低新经济企业在 IPO时的营收门槛,修改对科技公司的上市标准,这也将吸引更多内地新经济企业赴港上市。
梁海明称,在上述上市风潮的带动下,预计香港 IPO 市场在 2023 年将有机会出现大反弹,IPO集资额排名有望重新回归全球三甲位置。
“香港应抓住恢复通关的大好机会,更加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参与国内大循环,扩大在内地的发展机遇,并依靠国家外循环增强出口竞争力,从而摆脱经济困境,推动经济复苏。”梁海明表示。
·中文新闻 2024 年美国大选结果:特朗普不能吓到安东尼·艾博尼斯、彼得
·中文新闻 2024 年美国大选:哈里斯落选后,乔·拜登的演讲试图提振民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