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
曾嘉慧是 1992 年生人。在她 27 岁的时候,也就是 2019 年,她开始追踪一位叫 Djawoto的、已经去世 26年的印尼知识分子在世上的痕迹,当时她计划创作一部 Djawoto后半生流亡史纪录片,还有一组摄影,通过他人的叙述、遗留材料和历史记载还原 Djawoto 的后半生。
这个计划一直牵引她走到现在。最近她的博士论文开题,研究中国在苏拉威西和马鲁古的镍矿企业对当地的影响。“从资源边疆的角度出发,中国的钱是怎么飞到了这样的地方,引发了一场像工业革命的场景。”
这个研究看似和当年那份创作计划没有关联,但其实是她对印尼另一面的探索。在过去的四年乃至现在,印尼流亡者从未离开过她。理解他们的经历、决定以及背后的情感,让曾嘉慧沉浸式地进入印尼这个国家,如果矿业人类学研究是一种更当下的进入,那么和流亡者的交流则会让她进入1965 年印尼“九三〇屠杀事件”之后的历史,以及这个历史后续涉及的全球各地现场。
曾嘉慧试图触摸的是一种人类状态,只不过它以印尼流亡者的身份被表达出来。这样一种状态可能在任何一种政治环境、时空场景里出现,尤其是在地缘政治和社会状态有诸多不确定性的当下。这也是为何她在聊天的时候会问我这样的问题:“你有没有想过,流亡意味着什么,或者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因此曾嘉慧的特殊之处在于,她同时兼具了“他者”的观察思考视角,以及近似于亲历者的共情能力。她并没有把印尼当作自己的“研究课题”,而是在思考一种生活的可能。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流亡”这样的字眼只是在文学或者历史文本里出现的概念,如何在具体的生活里去理解它,即便是最轻微的触碰,也需要相当的勇气。
以下是曾嘉慧的口述,谈话顺序有调整。
我曾经给一个超级富豪做美术馆策划,在北京市中心。我工作的时候有很多谜团,项目迟迟没有开展,一直在等待和想象,直到泡汤。我在2019 年离开了工作了三年的公司,获得了一点点补贴,然后当时又拿到了单向街水手计划的支持,就特别痴迷地投入到一个电影计划当中,寻找Djawoto,后来正式的片名是《没音没字歌》(Only the Deaf Can Hear Well),取自历史学家 RudolfMrazek 写印尼大文豪 Pramoedya Ananta Toer 的一篇文章,文章特别动人。
我是非常偶然地知道 Djawoto 的,他是 1965 年之前,就是“印尼 9·30政变”之前是印尼外交官。这个人的前半生很有意思。他做过记者。在印尼,记者变成政治家或活动家是一个常见的pattern,因为最早在荷属东印度的殖民地社会里有反抗意识,想要去唤醒民众的一批人,绝大部分是记者。当时就很想拍一个跟Djawoto 有关的纪录片,他在 1965 年反共屠杀后十几年流亡在中国,后来去了荷兰,在荷兰去世。
从他开始,我了解到有一批这样的流亡者在 1965 年后流亡中国。2019年,因为想要拍摄这样一个流亡者群体,我先去了巴黎市中心的印度尼西亚餐厅(IndonesiaRestaurants),然后去荷兰,再到印尼,这样的一个很短的旅程,让我整个人被彻底震动了。
这些流亡者离开了中国之后——从 70 年代初到 80年代初——去到一个新的国家。当时法国移民政策非常开放友好,这是为什么一部分人会选法国,即使他们在法国没什么朋友。有一个人跟我说,他入境法国的时候,海关官员给他开了一支香槟,庆祝他来到自由世界。他们来到法国的时候,已经四五十多岁了,完全不符合这个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了,能做什么?开餐厅是一个求生选择。同时餐厅特别好的一点是有一个空间作为活动基地。
所以他们除了给巴黎人提供好吃的印尼餐,同时也是要成为一个活动场所,成为一个聚集场所,成为一个联络站。他们当时一直在做流亡者通讯,发给整个欧洲的流亡群体,自己印报纸,自己写一些关于印尼时事的评论,然后还有一些流亡者群体内部的消息。
关于流亡这件事,我在接触之前没有特别认真地思考过,因为当时觉得离自己很远。我是一个特别需要经验性的东西来促进思考的人。如果只是读一些东西,或者想象一些东西,(就不太行),但是如果有人跟我讲述了亲身经验,然后我被感染到了,我会去想很久,我会觉得这个事情跟我也有关系。
不光是这些流亡者经历了什么,也不光是他们意识形态部分,而是我想要知道他们到底是谁,是怎么过上了这样的生活。我发现我必须要对印尼的背景、族群、宗教、地方、历史有更多了解。2019年之后,我觉得自己要不断重访这个地方,不然的话你也搞不懂他们这些人跟我说的那些话背后是什么意思,看起来是明白,但其实没有明白。
我 2019年就开始学印尼语了,虽然很多人都说印尼语是东南亚最好学的语言,但对于我来说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一直到现在才将将过关,四年过去了。我觉得要找一个机会更深入地学习这个地方,所以才申请了后来的博士项目。其实从2019 年开始,我对他们的故事和流亡这个状态非常感兴趣,这个题目从来没有真的离开过我。
比如说我这次在雅加达见到一个流亡群体里的老先生 MartinAleida——我们现在以朋友的关系在互动,而不是说我需要听你的故事采访,关系轻松了很多——他谈到对荷兰印尼流亡群体的一些批评。后来从他的批评当中,我就想到一件事儿,“9·30大屠杀” 2015年在荷兰海牙有一次国际法庭公审,当时需要很多的目击证人。很多已经获得了荷兰国籍的印尼流亡者,明明相对安全,他们都是躲在帘幕后出席,反而是这位朋友,一位80 岁左右的作家,以真名、没戴口罩,直面镜头出席了那场审判,结束后他还要回到雅加达继续生活。
他的批评就是,久居荷兰的流亡者已经无法理解现在的变化了,他们永远活在两种时间当中,一种是新土地的时间,另外一个是故土时间,对他们来说,即使每天阅读新闻,也不见得真的能理解和感受到故土的变化。印尼在1998 年民主化改革后,社会上确实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则仍然活在 1965 年的恐惧当中。
虽然 1998年之后社会空间发生很大变化,但是真正去促使社会、公众承认这件事情,承认它旷日持久的恐怖,承认上百万家庭的创伤,还有怎么去防止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和官方的正确记忆对抗,是1965 年之后到现在从来没有停下来过一场浩大的文化运动。因为要拍摄流亡者,我幸运地和 1965作为文化群体建立了联系,其中有记者、作家、艺术家。他们在讲述,在记录,在利用一切公共的机会,去改写这段官方历史。
因为好几代人的持续工作,这场文化运动获得了相当的成效。最近印尼政府公开承认了 1965年的这场暴行,当然另一方面也没有那么乐观,当时的一些知名刽子手,人们能够清楚地说出他们的名字,现在这些人仍然安然无恙,但是能够迈出这一步去承认之前的这场屠杀,已经是转型正义的一部分。这个过程当中,我和1965 群体产生的友谊,也让我觉得有责任去更深地理解这个故事,而不只是把他们的故事当做作品的一部分。
最早认识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以一种超乎寻常的开放接纳了我,没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要干这个事,为什么要把我最深处的故事讲给陌生人听。他们知道必须要在死之前把它讲出来,不然这些事情就会被遗忘。
有一次去拜访一个老人,他在自己家建了个图书馆,他家很小,政府公租房,收满了各种各样跟 1965相关的图书文件,什么语言的都有。他也是一个独居老人。社群一定要让我去见他,让我去读那些书。我当时就懵了,我怎么看得懂,他们把很多材料给我,我只能拍照,期待有一天可以读,他们为了帮助我完成采访,甚至找了一家人来陪我翻译。现在看当时视频的截图,我整个人是懵的,我其实是被他们放到了这样的一个历史现场。
前阵子看到消息,这个老先生刚刚去世了,采访我现在还没有去重听,因为在另外一个硬盘里,没有带过来。但现在我能够听懂他说的每一句话了。
我还去过荷兰的一个小城 Zeist,在阿姆斯特丹边上,一个多小时的火车。我去拜访一位女士,她叫 Tatiana,是 1965年印尼共某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女儿,父亲被杀之后,她先在中国流亡一段时间,觉得中国实在是很难受,因为当时搞文革,一天到晚就是政治教育,她也被下放到江西干校去了,就想要离开中国。
那想要去哪里?其实大部分人都是想要去欧洲,法国、荷兰……就是去西方世界,然后她偏不,她觉得当时已经有点不太能够理解中国了,就说要去一个真正革命的地方,然后跟爱人一起去了古巴,在哈瓦那大学教书。
在哈瓦那大学教了几年书之后,其实她跟印尼的家庭还有联系。因为印尼所有的政治犯家庭,身份证上面都会写“前政治犯”(extapol),这样的身份证就很难获得任何正式工作,经济非常困难。她的家庭希望她能够给予一些经济支持,她肯定要负责任,因为家庭是对印尼人很重要的,哪怕最叛逆的孩子也会尽到对家庭的经济责任。
她当时在哈瓦那大学教书。为了赚钱,她搞到了签证,暑假去巴黎打工。因为很短,可能是旅游签证过去打黑工。她去做女佣。
去到一个人家,发现那人家里有很多清洁设备,她根本就不会用,因为没见过。那人是个画家,画巴黎街头观光明信片的。她战战兢兢打扫完之后,可能说了一句什么话,类似于称赞一下他的作品。画家很惊讶,一个女佣还能有这样的评论,就把她请到工作室,请她看那些作品。他们就聊起来。
我问她,你有没有告诉他你是谁?她说没有,当然不会了!然后就离开了。她把暑假挣的钱全部寄回了印尼,对于印尼来说是很大一笔钱,她非常高兴,又回到哈瓦那。后来她移居了荷兰。
当时听到这个故事,想象那个场景,特别震动。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法语结结巴巴的日结女佣,背后是那样风起云涌的历史。后来我又见过几次Tatiana,我特别想和她维系女性友谊,可能因为我们聊过不少她和“同志们”的八卦,她是唯一一个还会热情地唱中文革命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其他流亡者对中国的记忆并不那么美好。我不是说Tatiana 的很美好——她混杂了对领袖的崇拜,因为她当时非常年轻,强烈的革命浪漫主义情绪,她离开中国的时间也相对比较早。
Tatiana独居,她家里基本上所有的家具都是捡来的,状况都还蛮好的。她说,你看,这就是资本主义。它会迫使你不停淘汰足够好的东西,这些完全是可以用的。她住的那个地方也很有意思,在中产甚至中产以上的街区,只有她那一排房子是政府提供的联排公屋。
她家有非常多的照片。因为当时我已经认识了其他一些流亡者,所以我也认出了一些照片上的人,那些照片贴在厕所门背后。我上厕所时看着那些照片就百感交集。绝大部分都是一些印尼共的后代——女性后代——的聚会照片,有吃饭的,有唱歌的。当时就觉得,她们的生活世界是我特别想明白,不只是对她们经历了什么的事件性的了解,我想知道她们的情感,那些事情发生之后,她们是怎么变化和涌动的。
“前线”是漂移的,人们的处境也是漂移的,有一些人可以一直跟着“前线”移动,而有一些人却被时间凝固在那里。
我一直都非常想拜访,可是至今还没有得到机会的一个人,是其时间没有被流亡胶住、随着印尼的发展变化自己阵线的人。这个人后来和1965 群体里关系就不太好了。他是加里曼丹的达雅克人,在巴黎有非常中产的生活之后,突然有一天就离开了自己的家,飞回了加里曼丹,和一个Facebook 粉丝生活在一起,做一些原住民教育相关的工作。他很有争议——离弃婚姻、离弃社群——但是我对这个人一直是好奇的。
结束了美术馆三年工作时,我特别需要知道自己是谁,为什么而工作。那个时候因为这样的一个proposal,得到了各种各样的帮助,才能实现(来印尼的想法),之后是印尼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去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这次来印尼,回想起三年前扛着相机和三脚架在烈日下走街串巷,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现在比那个时候更有能力,更理解语境,也认识更多人,但是我可能不会再有那样的热情或者体力,几个小时地走在大街小巷。印尼基本没有人走路的。这是一个几乎不能走路的国家,很少有人行道。经常一不小心就走到了马路中间。
我特别不喜欢去思考自己是谁,或者要成为谁,我只是一个通道。有时会羡慕一些清楚知道自己是谁的朋友,有时也挺害怕他们那个过于热烈的自我,我没有,现在我也必须对自己承认。
2019 年时,有朋友好像看到了我的未来似的,他冷不丁对我说过一句话:be an Indonesian, don’t be anIndonesianist. 成为一个印尼人,不要成为一个印尼学家。不知道他是有意还是无意跟我说,这句话到现在都对我有影响。
很多研究印尼的人是先学了语言,在不同的外语学校。很少有我这种一句印尼话都不会讲,刚来印尼就认识了这么多生命轨迹如此奇绝的人,被这种丰富度所震撼、所感动,觉得要做这件事。很多印尼语流利的人在这边可能很多年也不会听到这样的故事,他们也不感兴趣。我进入印尼的路径的确是不同寻常的,带给我的影响可能也会持续很多年。
Q:最近在做什么有趣的事情?
A:今年决定不再使用“有趣”这个词。它有点被滥用。有一些事情我们觉得有趣,可能对其他人来说是很痛苦的,或者是对他们来说是特别日常的。在田野的时候,当我听到一个外面的人说“这样的生活或者东西好有趣”,当时会觉得ta 说有趣是因为根本不生活在这里。
Q:最近希望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A:问题太多了,问题永远比答案多。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troublemaker……可能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怎么在人口密集,卡车极多的工业区骑摩托车。
我越了解印尼,越觉得我无法真正成为印尼人。我太“中国”了。比如我好像还是很喜欢工作,不太可以每天无所事事。在印尼,70%的工作都是非正式就业,有很多形态,自己做个小生意,有时候好几个人的工作如果从效率的角度说一个人就可以了,这样的工作中很大一部分是等待,时间是大块大块亟待填满的,这是第三世界普遍就业不充分的情况,在Guy Standing 大谈 precariat之前已经是常态。而我更适应正式就业环境里的人的时间,比如时间是分段的,有时间点的,这可能也是一种特权。宏观来说,印尼人的时间观更加基于祈祷和节庆。我经历了无数次从伊莎到subuh的闲聊,讲故事,讲故事(cerita)特别重要,任何好的、坏的经历都会变成故事,你的故事又变成其他人的故事。有时候坐在那里听一晚,感觉像看了一篇特别好的小说。这样的环境你第一天会特别放松,特别欣喜,但是老这样,我好像会感到焦虑。
我最近很想把这些事情联系在一起写点什么,普遍不充分就业、对时间的认识、教育的高度私有化、大人物/老百姓、聪明人/笨人的二元分类……中国企业喜欢说印尼人懒,这其实不是懒惰还是勤奋的问题,这是对时间、教育、何为工作、工作的意义等等概念的定义问题。但我自己的时间好像还是分段的更加舒服一些。
Q:希望找谁来接力?
A:想提名格布。我和她还没见过面,网上认识了很长时间,对她的工作和生活一直很感兴趣。她做过一系列东南亚纪录片,在我看来她是野生的东南亚人,自己开路自己走,不知道会走到哪里去。
·中文新闻 澳大利亚反犹太主义:新南威尔士州警方称 Woollahra 破坏行为“
·中文新闻 出于福利考虑,医院取消了见习妇产科医生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