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外贸
了解B2B用户行为1.关键词是B2B流量入口
B2B平台产生于搜索时代,搜索引擎是重要的流量入口。几年前,无论是alibaba还是中国制造网都有一半以上流量来自搜索引擎,尤其是tradekey甚至超过80%的流量来自搜索引擎当年。
www.alexa.com查询可知,http://www.alexa.com/siteinfo/alibaba.com,现在各家B2B平台来自搜索的流量占比都越来越小,但无法改变平台内部的信息发现机制——搜索。搜索的背后的核心是关键词。
而做过B2B平台的大部分用户对关键词的把握只停留在如何把产品的热门词排名做上去,甚至热门词产品也不一定取得好的站内排名。
2.有限的用户机会
看看上面网址阿里巴巴的数据,跳出率超过60%,PV3.9,平均停留3分钟(2016年8月27日数据),意味着平均每人浏览不到4页,停留3分钟。而跳出率又非常高。潜在用户能出的机会实在非常宝贵。
3.如何通过关键词抓住用户,提升询盘率
不要去争最热门的那几个行业词,尤其是阿里的排序算法,往往短期排上去难度较大。关键是对关键词的使用分类:平台内的关键词可分为信息关键词、研究关键词、转化关键词。每种词后面代表的客户诉求都不同。
信息型关键词:潜在客户用户收集信息。常见的TOP热门词都属于这类,也是阿里巴巴付费供应商争夺的热点。这类词不具备转化作用,主要用于对产品、企业相关信息做初步定位和分析。
研究型关键词:经过了一些过滤,潜在客户已经对产品和供应商的选择做出了进一步分析,这类词属于中等热度。
转化型关键词:是直达用户核心需求的精准长尾词。这些词不仅分布在平台产品刊登时的关键词表单里,title里,还要分布在产品描述里。
4.选词工具
注意选词工具就在站内!不要去用第三方工具筛词,比如中国制造网网站底部的一些看似很容易被忽略的链接,点进去就是你选词的词库,那些词也是人家重点优化过的。
5.a/b测试法优化配置资源
所以根据信息关键词、研究关键词、转化关键词这三类词来配置平台上手里的资源。一个确保效果的方法是用同一关键词或同类转化关键词每个产品做2份,根据一周的浏览量和转化情况,保留好的一份,删掉差的,然后再增加同一产品进行PK,再保留效果好的。(注意阿里巴巴平台不能这样无休止的测试,alibaba有个跳出率的算法,对排序影响很大,当你感觉浏览量,IM和询盘反馈还不错的时候,保持这个产品不动,可考虑去优化其他元素)
卡位平台分入口
(1) 本行业分类入口。目标:此自分类下要在第一页找到你的产品。
(2) 属性筛选入口。目标:此属性筛选后要在第一页找到你的产品。
(3) 首页底部关键词landing page入口。这些关键词对应的是产品或公司列表,目标:这些关键词锚文字链点击后出现的列表中要在第一页找到你的产品或公司。
购买B2B平台账号前关心的问题
1.怕选错平台?
我以前曾研究出了一个公式来预测某平台某产业的大致询盘量,其实完全没必要。在研究领域,平台又叫双边市场或多边市场,很多研究者已经总结出了平台的特点和规律(Evans,2003;Wright,2004;Tirole,2006)平台具有交叉网络外部性,一边用户决定另一边,不会独立存在,研究上早有定论。所以不用担心说竞争对手那么多,没客户怎么办?一定有客户。一个平台上,竞争对手多,买家就多;竞争对手少,买家也不会多。这是必然规律。究竟选中国制造网还是环球资源?看哪个平台竞争对手多,同行多的,潜在客户就多,询盘就多。 你会说:我想找个竞争小,同行少,询盘多的。这是个伪命题,你熟知的平台没一个能满足要求的。
2.成单率低怎么办?
这个几句话说不清,影响因素较多。如果非要较真如何量化提升成单率的指标,那就是处理好转化型关键词。
3.价格竞争激烈怎么办?
很多人担心做平台,产品卖不上价。平台上的价格竞争是必然的,有些人说这是中国制造水平低,产品同质化决定的,有一定道理。但你只要做平台,就很难摆脱价格竞争,只有在可比较和大规模的情况下(想想平台的过滤搜索和询盘群发),买家的交易成本才比较低,交易效率才比较高。这种可比较必然最后比的是价格。
评论
哪些免费平台效果好?
问这样经典问题的通常是刚工作不久的业务员,或者老板舍不得投入难为业务员。怎么来评价效果好的标准呢?1年有2-3个询盘算不算好?我一个过期的中国制造网付费账号,过期大半年了,还会陆续有询盘进来。我有个2000年注册的阿里免费账号,一直能用,有一次发布了三款美国市场热销产品,整个平台做同款产品的不超过5家,真的每隔3,4天就有询盘进来!!!免费账号!!!但是,没有成单的!!!为什么会这样?对产品缺乏理解深度,报价没有太大优势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平台是做匹配的,保证交易双方可信(企业有信用,可信任)、可行(支付可行)、可用(生产能力、产品品质)。免费账号一样也做不到,只是提供个信息展示,无法建立信任基础,很难留存到最终的供应商候选名单中。
所以这样的问题基本无解,不是推荐个网址能解决的,要具体行业具体产品具体分析。有关免费平台的建议:
1. 找多个免费平台发产品,效果来自搜索引擎。策略是1收录2排名3转化。
2. 收录基础是大规模群发,经常发(2-3个月更新一次),大规模发(每次三五十家平台)。注意观察搜索引擎效果,首先收录的平台给5分,以此类推,有些发了一周还不见收录的,删掉这种平台,下次不发。
3. 排名:第一次发现哪个免费平台排名效果好,下次作为重点平台,多发争取更多排名。注意上文转化类关键词的使用,注意html元素title,keyword,h1,h2,粗体,斜体的配合使用,注意如果支持外链的平台,一定要做锚文字链接。
4. 转化:不要把免费平台的转化定位为拿到询盘。而是要有个明确的、唯一的call to action策略。
(1) 如果是将流量导入某个官网页面,就留这个网址,每个页面结尾醒目留下这个网址,告诉对方访问有什么好处获得。
(2) 也可以是email,facebook或IM的连接,同样,告诉对方联系我你会有什么好处,给对方些激励。
(3) 每个页面只能有唯一的call to action。
持续多期优化,这样策略才会见效。
评论
环球资源2015年业务构成:近60%为展览会业务,30%出头为网站业务(才不到几千个会员),4%左右为杂志业务,其他为4%左右;环球资源80%及以上的业务来自中国内地,国际化程度太低太低。主要服务产品:汽摩配件及用品、婴儿及儿童用品、电脑、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子零件、服装及纺织品、流行服饰及配件、礼品及赠品、家居用品、五金及DIY产品、安防产品、休闲及运动用品、通讯设施等;环球资源已经基本上是个过时的企业了,传统展会及杂志走下坡路是必然,B2B又被阿里巴巴不断蹂躏,都没法活下去了。整个企业2500人左右,才1.71亿美元的销售,还是最早涉足B2B平台的企业,业务却定格在2007年,过去10年居然毫无增长,2016年还在继续下降,过去8-10年平均净利润才10%出头,哪里像个互联网企业?人均销售额更是低的可怜,可悲,可气,可叹!(粗略计算人均销售不到68400美元),原环球资源创始人兼CEO韩礼士-Merle AHinrichs也是无力回天了,毕竟年岁已高,2011年新上任的CEO区乃光-Spenser Au再厉害也是无法扭转颓势了。他们的业务经理与中国制造的业务经理一样,动不动就是以国内三大知名B2B平台自居,笑死人了,还以为人人都是当时牛根生的蒙牛,说是内蒙古第二,结果做到全国第二把交椅。
中国制造网,俗称“小阿里”,但是他们的老板沈锦华很不喜欢,也不服气,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比阿里巴巴早,毕竟是98年,阿里巴巴是99年嘛!但是做到现在,在可见的2015年上市公司报告,也就是10000出头会员,综合性的B2B平台,仅剩Alibaba的十分之一左右,被阿里巴巴挤得快没有生存空间了。销售额连续3年下降,近2000个员工,1万多个会员,才不到5个亿人民币的销售额,真的难为他们了!“小阿里”,肯定是挥之不去的噩梦了;平均客单价不到3万块人民币,更是凸显中国制造网的客户质量太低太低。另外,据外贸朋友圈可靠消息获悉很多中国制造及环球资源碰到与阿里巴巴竞争的时候,都是异口同声说投放阿里巴巴钱有多的时候考虑下他们(乐于接受残羹冷炙,真难为他们了)!业务人员自信都没了!(焦点科技2015年年报公布的数据,销售人员人均销售在65万左右,全公司人均销售在26万左右,大致4万美金)
阿里巴巴,今天已不局限于国际B2B平台了,10万会员出头,虽然小企业,小作坊,贸易公司,soho及离岸账户扎堆(2011年诚信门事件后,依然可以挂靠国内公司继续可以合作,但Gold Supplier会员数量从最高峰的12万多下降到9万出头),但是毕竟是用户量第一啊,每个客户少说5万元左右的投入,也就是近50个亿人民币的国际B2B平台营业收入,企业3万人左右,最多的时候有1万人左右服务的B2B平台。不过阿里总体还是很成功的,才有了后面的淘宝,天猫,支付宝等企业的诞生,最后形成阿里帝国;阿里巴巴国际站的P4P,卖的比Google 关键词还贵,天理何在!但是2011年开始收购了一达通,很多客户都不愿意跟他们做生意,因为他们几乎把信息快透明了,大部分的客户信息都被阿里巴巴掌握了,也是蛮恐怖的,做也是死,不做更是死,因为信保或者阿里一达通走货占有很高的权重。马云一直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己任,定位还是相当精准,最后才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马云在多个场合表示,淘宝,天猫,阿里不生产,不销售假货,但有“网货,高仿货”。阿里巴巴所到之处,尽乎是赶尽杀绝;正所谓成也阿里,败也阿里。因为信息不透明,才有了阿里巴巴;因为信息太透明,中国企业的品牌之路,创新之路,活活扼杀在摇篮中;比如老外压价,都是要求The Bottom Price,然后再20%砍下去,还有几个企业能活下去的?(试问做外贸的人,谁不讨厌印度阿三?),还有多少企业有资金,有实力去大量投入研发,去搞创新,建设品牌?
[ 本帖最后由 BABY鑫 于 2016-8-29 15:11 编辑 ]
评论
对于当事人 实际效果 投资回报是最重要的
评论
我觉得各平台衡量实际效果得有个可量化的标准,直观的就是我每月能拿多少询盘?对于一个已经付费的账号,按下面方法比较能出效果。我按逻辑拆解:
询盘
↓
发布更新更多数量产品+抢排名
↓
原创性、多属性的产品描述+关键词排名
↓
原创性、多属性的产品描述+站内各入口排名(子目录+站内关键词页入口)+转化型关键词排名+A/B test 优化方法
评论
中国制造网也是可以注册免费账号
评论
精准流量这个不好判断,主要还是看流量质量
评论
真正有效询盘才是硬道理,全球贸易通带来的询盘质量和数量都是很不错的
评论
所以 你的结论呢? 每个平台的优势不一样,行业不一样,带来的结果也会不一样
加拿大电商露天电影首发——葡中双语字幕《中央车站》 http://bbs.shanghai.com/thread-1714999-1-1.html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 加拿大电商做区块链为什么都注册新加坡基金会 目前做区块链项目的客户都会通过注册基金会来作为项目的主体,为什么都在新加坡注册基金会,首先性价比高,而且新加坡市场也比较成熟,项目
·生活百科 Fronius Primo gen24 8.0随机掉落功率gen
·生活百科 RCA的适配器到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