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德国中文新闻德国统一背后:无数个意外构成的政治奇迹
在加拿大
作者:凤凰WEEKLY官方号
记者/段宇宏
回顾两德统一,首先需要追溯德国的分裂。德意志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直到1871年才建立。此后半个多世纪内,该帝国两次挑起世界大战,也因此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被肢解,并在四年后演变为民主德国(下称东德)和联邦德国(下称西德)两个独立国家。
西德1949年5月23日颁布的《基本法》前言中强调:“全体德国人民仍然要求,在自由的自决中完成德国的统一”。理论上说,两德统一寄托着民族情感,也是两德的政治正确,但种种现实障碍使得人们从未认真构思和谈论“如何统一”以及“何时统一”。
历史在不经意间改变。1989年11月9日,有着象征意义的柏林墙倒塌,这是令东德十分沮丧的事件,消息很快传遍世界。西德总理科尔当时正在访问波兰的途中,听到新闻时大为震惊,感慨道:“我在不适当的时候待在了不适当的地方”。科尔隐约感觉到,对德国统一来说,这可能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11个月后的1990年10月3日,德国真的迎来了统一大典。德国的首次统一在炮火与鲜血中完成,帝国宰相俾斯麦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才缔造了德意志帝国。而此番二次统一没有放一枪一炮,未死一兵一卒,从柏林墙倒塌到两德统一,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被世界惊叹为政治奇迹。
不过,举行大典那天,气氛却有点诡异,同柏林墙倒塌时两边欢天喜地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全国多地发生了不同规模的抗议,有些西德人产生了焦虑感,而有些东德人则心生失落。这一切缘于德国的统一,就像从天而降的礼物,来得实在太突然,推进得过于迅速。
两德关系的演变
二战击败纳粹德国后,英美法苏四国军队分别占领德国全境,被苏军占领区包围的柏林也被切分成英美法占领的西柏林和苏军占领的东柏林。
同盟国原本计划将德国一分为四,由四国成立一个管理委员会治理德国。但共同的敌人消亡,英美主导的西方阵营与苏联主导的东方阵营关系恶化,1947年冷战帷幕徐徐拉开。
苏联1948年6月实施“柏林封锁计划”,史称“柏林危机”,试图逼迫西方同意苏联向柏林供应食物与燃料,从而控制整个城市。苏联原想着自己控制着柏林与外界所有陆路交通,最终可以逼迫西方阵营妥协。没想到英美主导开展了史上规模空前的“柏林大空运”行动,除英美空军外,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空军都参与向柏林空运物资,共飞行约28万次,运进230余万吨物资。见封锁无效,斯大林1949年5月下令解除了封锁。
柏林危机的后果就是导致德国一分为二,封锁解除后英美法决定将西部三个占领区合并,1949年5月24日宣布建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首都设在波恩;苏联也在当年10月7日宣布建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首都设在东柏林。东西德分别加入了东西方两个阵营,各自实行自己所处阵营的政治和经济体制。
两德分立变为既成事实后,双方对于自己和对方的定位颇不相同。初期双方也曾尝试过修补裂痕,讨论过联合问题,但都以失败告终。西德主张通过选举并在中立方的监督下组建全德统一政府;东德与苏联方面则主张通过两个德国政府在谈判基础上实现联合,建立邦联。1959年,两德代表团第一次同时出席日内瓦会议,这次会议上双方最后一次讨论联合问题,不欢而散后从此两德统一的议程从世界政治日程中消失。1961年东德方面筑柏林墙之后,双方的裂痕进一步加深。
西德首任总理由“基督教民主联盟”的阿登纳出任,他的外交部长提出了著名的“哈尔斯坦主义”,认为联邦德国政府是全德唯一合法政府,有权代表全体德意志人民,推行不承认东德并且阻止第三国承认东德的外交政策。1957年南斯拉夫与东德建交,西德立即与其断绝外交关系;1963年古巴与东德建交,西德也宣布同古巴断交。1965年东德的国家元首(国务委员会主席)乌布利希访问埃及,西德威胁可能断交,结果导致十个阿拉伯国家在苏联支持下发起反击,与西德断绝了外交关系。
东德方面则认为统一的德意志已经不复存在,当年德国土地上出现了两个主权国家,也是两个德意志民族,一个是社会主义德意志民族,一个是资本主义德意志民族。
哈尔斯坦主义的外交政策在西德内部引发了反对党的不满,他们认为这样的对抗并非长久之计,也起不到好效果。社会民主党的政治家埃贡·巴尔提出和缓关系的“东方政策”,1969年社民党的勃兰特当上总理,在美国总统尼克松的顾问基辛格鼓励下,采纳了埃贡·巴尔的外交政策。西德当时唯独与东方阵营中的苏联有外交关系,先选择苏联作为外交突破口,频频向对方伸出橄榄枝。
1970年勃兰特先与苏联签订《莫斯科条约》,双方承诺在欧洲边界地区放弃使用武力,两边的关系大为改善;随后与波兰签订《华沙条约》,承认了波德双方边界的现状;紧接着西德与苏东阵营各国建立外交关系。勃兰特访问波兰时的“华沙之跪”,为二战时德国的侵略道歉,曾被世界引为美谈。
勃兰特最具争议的外交举动是1972年与东德签署了《基本条约》,西德正式承认东德,两个德国之间互派“常驻代表”,实际上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个条约也为东德拓展了外交空间,随后澳大利亚、英国、法国、荷兰、美国等国家先后与东德建立外交关系。条约同时解决了相关四大国对两国问题的主要分歧,1973年9月两个德国终于共同加入联合国。
依据“东方政策”促成的《基本条约》只是现实外交的产物,并非为统一而打造,条约曾在西德议会遭遇强大阻力,一直拖到第二年5月份才被议会批准。即便到了80年代中期,西德从内心认同“东方政策”的人还是仅限于少数热心人士,就算是他们也没想过这跟统一有什么关系。
基督教民主联盟尽管反对过“东方政策”,但该党的科尔1982年10月当选总理后,也没有推翻这个路线。科尔发表政纲时说:“德意志人的民族国家是破裂了,但德意志民族依然存在并将继续存在下去。我们所有人都知道,要结束这种分裂,需要若干个历史时期”。1987年东德国务委员会主席昂纳克访问西德首都波恩,科尔总理在欢迎晚宴上也说:“德国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但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而言,这一问题的解决并不在世界历史议程中”。
科尔的讲话代表了当时两德领导层和民间的态度,统一最多只是个遥不可及的美好愿景,具体讨论这个话题是件相当空洞无物的事情。但不可否认,当统一机会从天而降时,《基本条约》搭建的机制意外地提供了两德沟通的平台。
谁开启了统一的大门
德国的统一是东西德协商或博弈的结果,这是普通人对两德统一最大的误解。当初两个德国的分离本来就不是它们能自己主宰的结局,统一的时候虽然两德的意愿很重要,但是地缘政治的演变、外部大国的态度为统一提供了机会以及达成统一的重要条件。
两德并立期间,双方既然分属两大阵营,重大外交政策都要获得本阵营的许可。在西德这边,勃兰特实施“东方政策”离不开美国的鼓励、英国的支持,然后他再说服法国接受。东德那边毫无疑问,重大外交决定必须得征求“老大哥”苏联的态度。
1990年9月21日,西德前总理威利·勃兰特(左)和他的继任者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在接受采访时讨论了两德即将统一的问题。
地缘政治大变动首先来自东方阵营,1985年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台的时候,包括苏联自身在内,整个东方阵营的财政经济和国民信心都出现了严重危机,戈尔巴乔夫急迫想能通过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来扭转局面,推行他的“新思维”政策。
外交层面戈尔巴乔夫也做出了根本性调整,一方面提倡改善与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关系,放弃军备竞赛;一方面针对苏联和东欧各国之间的关系他发表了著名的“辛纳屈主义”,与当年的“勃列日涅夫主义”正好相反,辛纳屈主义宣布苏联不再干预东欧各国的内部政治,各国可以自行选择自己的路线。东欧各国政府几十年来内政与外交唯苏联马首是瞻,突然被要求走自主路线又谈何容易。
由于戈尔巴乔夫内政和外交上一系列大调整出现诸多操作错误,导致了整个东方阵营出现政治震荡,辛纳屈主义更是导致东欧各国纷纷发生“政治大地震”,史称“东欧剧变”。波兰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1989年12月波兰修改宪法,脱离华沙条约组织,更改国号国徽,建立“第三共和国”,团结工会领袖瓦文萨当上了波兰总统。接下来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都发生了连锁式的剧变反应。
相较其他东欧国家,东德的政治震荡算比较温和的,这其中有两个特殊原因。出于把东德当作东方阵营与西方阵营竞赛的橱窗角度考量,东方阵营曾不遗余力支持东德的建设,东德政府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把大量钱财投入到国民福利中去,因此东德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在整个东方阵营中处于顶尖地位。
1971年昂纳克开始推行国民住房计划,发生政治震荡前的1988年他还亲手把第300万套公寓的钥匙交给一对夫妇。在东欧其他国家人民眼中,东德就是东方阵营中的“物质天堂”,就连苏联的干部也喜欢被外派到东德工作,因为在那里可以获得更好的物质待遇,更重要的是可以购买到西方的商品。尽管东德在环境、经济、财政上也遭遇了巨大困难,国民对现状的不满普遍存在,但怨愤情绪不像东欧其他国家那么激烈。
戈尔巴乔夫推出辛纳屈主义的同时,也鼓励东欧各国效法苏联推行政治和经济改革措施。唯独东德政府对戈尔巴乔夫的倡仪最为消极,昂纳克等人采取了更为保守性和防卫性的姿态;1988年下半年时,苏联的很多杂志在东德被禁止发行。这也是东德看起来没有东欧其他国家那么震荡的另一个原因。
但作为东方阵营一员,身处地缘连锁政治风暴的漩涡之中,东德不可能完全超脱在外。1989年4月份东德基督教团体也向政府提出了改革要求,好多地方发生了小规模抗议活动。无论东德政府防范多么严密,架不住周边国家一个接一个剧变;东德政府也想不到,震荡的导火索不一定来自内部。
1989年5月初,匈牙利拆除了它与奥地利边界上的防御工事,东德人向来有到匈牙利旅游消夏的习惯,听说匈奥边境管制放松,大量东德人涌向匈牙利边境,试图从那里进入西方,边境地区布满了东德人的营地。到9月初匈牙利政府宣布开放它与奥地利边界,不再管制东德人越境,东德人从那里源源不断通过奥地利涌进西德边界,这是自柏林墙筑起来之后东德首次出现大规模偷渡潮。西德老百姓听说大量东德人进入边境,举着欢迎标语带着礼物前来慰问,这又激励了越来越多东德人越境,还有很多人借道捷克、波兰往西方逃跑,演变成东德政府的一个危机事件。
在偷渡大潮的鼓舞下,国内的抗议规模日益壮大,但以昂纳克为首的执政党统一社会党中的强硬派不打算做任何让步。当年10月7日是东德建国40周年的纪念日,戈尔巴乔夫前来参加庆典,他与昂纳克并肩站在台上检阅了游行队伍。戈尔巴乔夫听完昂纳克对时局的看法,不支持他的强硬路线,希望东德官方采纳抗议者的要求,还暗示昂纳克从年龄和健康角度,考虑一下是否应该退休。
东德政府长期以来把苏联当作解决危机的靠山,当时也希望获得苏联支持渡过难关。没想到戈尔巴乔夫这席话不但在党内引起震动,而且使统一社会党的内部矛盾公开化。秉承着多年来追随“老大哥”的传统,强硬派迅速失势。10月18日昂纳克即以健康为由辞去了一切职务,时年52岁的国务委员会副主席克伦茨接任了昂纳克的党政职务。
1990年9月12日,东西德与四个战胜国的外交部长于莫斯科签署了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
虽说两德统一主要取决于地缘政治演变和外部大国的态度,但无疑苏联的态度占据最大分量,戈尔巴乔夫起到的作用又远超英美法等国家的领导人。到这个时候,两德统一的沉重大门才开始缓缓打开,递交钥匙的正是戈尔巴乔夫。当然戈尔巴乔夫的言行并非刻意为之,他并不知道自己正在无意中促成两德统一,克伦茨上任后很快访问了莫斯科,为消除外界的传言,两国元首还共同宣布:“德国统一问题不在议程之内”。
迈向统一之路
为了防堵东德人借道邻国逃往西德,东德政府此前曾颁发了旅行禁令。克伦茨上台后于1989年10月27日宣布解除禁令,表示那些已经逃到西德的公民,政府对他们实行大赦。官方对逃跑者的宣传口径从之前的“不值得为他们流一滴眼泪”,改变为“欢迎重归祖国”。克伦茨开始组织与抗议者们对话,对方也提出了更多要求。
11月9日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既然旅行禁令已经解除,柏林墙还有什么意义?”发言人沙彼夫斯基有点不耐烦地回道:“柏林墙将继续存在,因为多少还有点用,当然以前的用处现在已经没有了”。结果他的话的其他成分没人关注,但“现在已经没有用了”被截取出来四处传播,在东西德引起一片沸腾。
当天晚上柏林墙两边就聚集起数以万计的人,有的人爬到墙头开香槟,有的在墙边跳舞,人们从柏林墙各个出入口进进出出,守卫的士兵也不加干涉,不检查证件,柏林墙已经形同虚设。克伦茨政府设想,反正事情发展到这步,国民都渴望跑到墙那边去看看,也无法阻止,干脆满足大家“涉足禁区”的好奇心,逛一逛就回来好好过日子。
柏林墙开放之初出现了世界罕见的盛况,百万计的东德人闻讯后开着自己的汽车,带着一家老小要过墙去看看西柏林,两德之间的每条公路上都出现了严重拥堵。西德政府给每一位入境参观的东德人发放100西德马克作为“一日游”的费用,西柏林大街小巷和商店里挤满了好奇的东德游客。经过初期狂喜之后西柏林市民和商家开始有所抱怨,他们的东德同胞多数舍不得花掉那100马克(也买不了几样东西),只是站在街边和商店里围观。
大多数人确实“一日游”之后就回来了,但事态发展又超出了东德政府的预想,仍然有成千上万的人趁此机会滞留西德。接下来三个月,平均每天有2000多人一去不归,这样下去一年就会多达百万人,两个德国都吃不消,迫切需要找到解决方案。
柏林墙倒塌后激起了两德统一的呼声,东德反对派的口号从“我们是人民”转变为“我们是一个民族”。1989年11月28日西德总理科尔抓住机会提出《消除德国和欧洲分裂的十点计划》,希望两德扩大合作以期实现最终统一,但没有给出时间表。科尔的计划刚提出来时,在内部遭到反对派质疑,认为这是否太过匆忙;东德和苏联也表示这个事儿还不着急讨论,西德的英美法盟友也持犹疑态度。所以12月19日科尔前往德累斯顿与东德总理莫德罗会晤,双方只签订了合作条约。直到1990年1月中旬莫德罗仍然说:“两德统一的问题提不到日程上”。
然而形势比人强,东方阵营的内部危机迅速加重,西德外交上主动出击,转机很快就出现了。1990年1月底莫德罗访问莫斯科,戈尔巴乔夫已改变态度,说自己原则上不反对德国统一。东德政府感到如果再不正视统一议题,将在国内外陷入孤立,莫德罗才提出了自己的《通往德国统一道路的方案》。2月份科尔前往莫斯科,戈尔巴乔夫被国内危机折腾得焦头烂额,他期望德国提供援助,拯救苏联濒临崩溃的经济和财政,明确表态苏联愿意接受一个统一的德国。
1990年10月3日晚,国会大厦前庆祝德国统一的人们。
发展到3月份,东德政府原来设想的“涉足禁区”实验宣告失败,几个月来数以百万的东德人前往西柏林参观的结果反而促使民间一边倒地偏向西德,莫德罗领导的政府也撑不下去了。3月18日,东德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德国社会联盟、民主觉醒党三个对统一呼声最高的右翼党派组建了新一届政府,立即与西德积极商讨统一事宜。
既然东德和苏联已完全接受统一,西德政府立即牵头对西方盟友展开游说,东西德代表与苏、美、英、法代表5月在波恩举行“2+4外长会议”,商讨德国统一后的国内和国际政治安排。基本问题达成共识后,8月31日两德在柏林举行了《统一条约》签字仪式。9月12日最后一次“2+4外长会议”在莫斯科结束,直接相关的四大国一致声明支持德国统一,尊重其统一后的主权完整,苏联甚至表示不反对统一后的德国留在北约组织。就连与德国统一不相关的另一个大国,即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也宣布乐见德国的统一。
10月3日,根据西德的《基本法》第23条,东部地区梅克伦堡-波美拉尼亚、勃兰登堡、萨克森-安哈尔特、图林根、萨克林等五个州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实际上从这天开始,东德已经瓦解。
统一后依然路漫漫
当两德统一的可能性摆到政治家面前时,原本可以有几种方案,实际发生的最终方案其实是西德合并了东德,东德从历史舞台上消亡。这并非东德政府所期望的结局,也不是西德政府刻意为之。
东德各种发展指标令苏东阵营其他国家羡慕不已,称之为“经济奇迹”。1988年时东德99%的家庭拥有洗衣机、电冰箱,96%的家庭拥有电视,52%的家庭拥有小轿车。东德人均所消费的肉类、鸡蛋和乳制品甚至超过西德。几乎每个工作的人都有铁饭碗,国家向他们发放租金廉价的住房,学校和医院的设施也堪称完备,人们不需要为教育与医疗过多操心。
东德是纯粹的计划经济,人们虽然不太缺钱,基本生活资料也算丰足,可有钱也找不到地方花销,因为没有市场经济,社会上的商品和服务过于匮乏。比如东德人肉蛋奶上的消耗量之所以超过西德,原因是政府对基本生活物资给予补贴,价格相当便宜,但可供选择的其他副食品与蔬菜水果实在太少。东德没有波兰、匈牙利等国长期排队购买面包、牛奶的现象,香蕉、橘子、咖啡等商品都属于稀罕物,国营商店只要弄来一批瞬间一抢而光。有时候想获得基本生活资料之外的产品,还需要有点“人脉”,非官方的“地下经济”十分繁荣。
尽管接受过西德以及西方国家很多援助,进入上世纪80年代,根据东德的经济增长形势,财政收入早就无法应付日益沉重的政府开支和福利建设,国企和事业单位普遍亏损,政府背负上3000多亿马克的巨债。环境污染与基础设施破败问题在东德相当突出,工厂每天排出难闻的烟雾,河流中饱含工业排放的有毒物质,公路坑洼不平,有些地方还是石头路,城市建筑大量的外墙脱落。
与西德比较时,东德的“经济奇迹”就显得微不足道了。20世纪八十年代西德已经是西欧的经济引擎,1989年时西德GDP总量是排在美国、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挤入世界最发达国家行列,各种发展指标已达到饱和程度,西德马克是欧洲最有价值的硬通货。
两德统一是和平的、顺利的,不过因为进程太快也留下了诸多隐患。德国没有为统一流淌鲜血,但它流淌的是金钱。经历了统一初期的喜悦,西德人发现科尔总理低估了西德为统一付出的巨大经济代价。首先是西德承揽下整个东德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债务与福利,为此向个人和企业增加了税收;每年西德要向东德转移支付的资金相当于GDP的3%-4%。至统一二十周年之际,西德为统一付出的经济代价约为近2万亿美元。
东德人原本希望像西德同胞那样尽快过上高水平的生活,可几十年的鸿沟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填平?统一半年之后,东部各种基础设施得以大规模翻新,市场上商品的丰富令人眼花缭乱,但原有经济体系崩塌,企业大面积倒闭,失业人口多达三四百万。东部的经济水平、人们的思维,都远远落后于西部,糟糕的投资环境并没迎来大规模的资本流入。相反,由于工作机会的减少,年轻人和专业人士大量流向西德,东西部发展水平的差距到今天仍未抹平。
统一10周年之后,莫德罗在他的回忆录中说:“除了这条道路,当时是否还有其他选择?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如果首先确保一个民主改革的民主德国的稳定,而后经由邦联途径达到统一,道路虽然漫长一些,但可以使东德公民免受许多现时面临的艰难。”
莫德罗的想法太过理想化,愿景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两德分立四十年,双方在软硬实力方面的巨大差距,导致统一进程中东德缺乏谈判筹码,最终只能走向西德合并东德之路。
·房产房屋 如何处理收到议会发来的建筑通知?
·房产房屋 超级无敌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