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德国中文新闻德国战败后技术人才遭到美苏抢夺,日本技术人



在加拿大


美食带来美好的一天!作者: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在二战结束之后美国和苏联各自制定了旨在争抢德国科研人才的“回形针”计划和“奥萨瓦根行动”。由于美国提供的条件更优越,美国的“回形针”计划实施得更早,加之德国科技人才在意识形态上也更倾向于美国,所以大部分德国优秀专家都被美国争取到了,不过苏联方面也抢到了不少优秀的德国科技人才。美国和苏联各自争抢到的德国技术人才为两国战后科技的进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58年1月31日美国人从德国招来的火箭专家冯·布劳恩领导设计的木星—C火箭成功将西方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一号”送入太空。1969年7月美国成功将宇航员送上了太空,从而使美国在同苏联的太空竞赛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送美国宇航员进入太空的“土星5号”正是由前纳粹科学家冯·布劳恩主持设计的。冯·布劳恩不仅加入了美国籍,而且还成为了美国总统的科学顾问。



1945年6月首批德国科学家和他们的家属抵达苏联。同年12月内务人民委员会成立了专门负责管理在苏联工作的德国科学家的第9局。这些人后来直接参与到苏联的核武器研发计划中。1947年10月苏联以德国V2导弹为蓝本设计制造的第一枚国产弹道导弹R1实现了首次试射。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在哈萨克斯坦的米什克瓦核试验场成功试爆。庞大的核武库正是苏联在冷战时期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叫板的底牌。



早在1943年底美国陆军专门为刺探德国核武器研究情况而成立了一个代号为”阿尔索斯“的特殊谍报队。”阿尔索斯“谍报队的作战任务主要有三项:抓捕德国核物理学家、夺取德国人手中的铀金属及矿石、借机破坏德国可能用于原子弹计划的一切工业设施。从1943年12月起”阿尔索斯“谍报队先后进入伦敦、罗马、巴黎以及德国本土。等到战争打到德国本土后搜捕德国科学家就成为了”阿尔索斯“谍报队的头等任务。



1945年4月底美国犹太裔航天工程学家冯·卡门组建了一个由36位专家组成的调查团前往德国。这个调查团的成员全被授予正式军衔:冯·卡门被任命为陆军航空队少将。这时正在美国留学的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在老师冯·卡门的推荐下被授予陆军航空队上校军衔。调查团在美军的护送下冒着战火进入了德国境内。调查团的任务主要有两点:一是封存德国最高科技机密;二是“邀请”德国科学家为美国服务。



1945年5月美军终于找到了他们一直在寻找的V2导弹设计者冯·布劳恩。冯·布劳恩在被美军找到时只说了一句话:“我们虽然战败了,但我们开创了全新的战争模式,你们找我就是为了得到这种技术”。冯·布劳恩被俘后连同他的工作团队126名工程师一起被秘密转移到美国。1945年5月27日欧洲军械情报组长霍尔格·托夫托伊接到美军总部下达的对图林根地区展开搜索的命令。



这一地区按美苏之间的协议将划归苏军占领,一个月后苏军就将抵达这里,所以美国方面决定利用这一个月时间尽可能把隐藏在当地科学家找出来并带走。美国人在经过一个月的搜索后找到了100多名德国科学家,最终在苏军占领这一地区的6小时前美国人用软硬兼施的手段将这些德国科学家转移到了美军占领区。1945年9月20日冯·布劳恩等一批最高级别的德国科学家被送到美国特拉华州的纽卡斯尔基地。



当美国人在德国四处搜寻科学家时苏联方面也没闲着:当苏军攻入德国本土时苏联方面派遣了科学院院士阿尔齐莫维奇为首的一批物理学家以上校军官的打扮进入德国搜寻军事科学家。朱可夫元帅在苏联占领区实施“面包换人”的计划:苏占区单方面开放边界,同时发动所有宣传机器呼吁参与过导弹工作的德国人为苏联服务,而苏占区则为他们提供充足的口粮和优越的工作岗位。



在美苏占领区交界的卡本霍夫小镇苏军直接把黄油和面包摆在检查站边上,同时还在一旁挂上标语:“过来吧,这里有生存的希望”。那些没被美国人搜走的德国科学家有的受此宣传的影响开始向苏占区汇集:赫尔穆特·格罗特鲁普是其中最有价值的“收获”——此人在佩内明德火箭中心专门负责制导控制系统的研究工作。除了科学家之外苏联方面也找到了不少修理工、电工等负责具体工艺流程的熟练技术工人。



美、苏两国为争抢德国技术人才可谓是用尽了各种手段,那么另一个战败国日本的技术人员是否曾遭到过同样的抢夺呢?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约有三百多万日本人滞留中国。到国共内战爆发时中国境内仍有相当部分的日本滞留人员,国、共两党对这些滞留人员都曾加以使用:当初的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岗村宁次就被国民党方面聘请为军事顾问。



1946年初内战爆发时共产党方面发现很多经由自己移交出去的日俘、日侨被国民党方面用于内战,于是当时的东北民主联军也开始大规模留用日本人。具体分布在各部门的日本人数是:军区卫生部7200人,军区军工部2000人,军区军需部900人,军区其他系统1500人。据辽宁省档案馆馆藏的有关资料记载:到1949年东总军工部留用的技术人员186人中日本人就有103人,超过50%。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卫生工作史》的记载:当时卫生部门表彰的立功者有四分之一是日本人。在东北航校和人民空军的建设过程中留用的日籍人员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原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练成大队的林弥一郎部为骨干组成的东北老航校被中国新华社称为“中国空军的摇篮”。这里培养出了解放军第一代160名飞行员(其中23人参加过开国大典的阅兵)。



相比之下美、苏两国对日本技术人员的兴趣似乎并不大。这首先在于日本当时的科技水平实在难以入美、苏两国的法眼。众所周知如今的日本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科技水平高度发达的国家。近5年来世界各国的发明专利数量数据如下:美国28.9万件、日本22.4万件、中国16.9万件、德国9.13万件。然而当年日本的科技水平和今天却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二战时期德国的黑科技层出不穷:V2弹道导弹、虎式坦克、喷气式飞机、防空导弹等等都是二战中德国的杰作。二战时的德国科学家曾造出重达一千三百四十四吨、口径800毫米的两尊大炮:“古斯塔夫”和“多拉”。这两尊大炮的炮弹重达七吨,一炮下去可以飞出三万七千米的距离。当初这些武器的出世可没给盟军少添麻烦,甚至有些武器的设计理念还在影响着当代武器的设计。



相比之下二战前日本的科技和欧美发达国家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当时的日本作为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尽管在科技水平上长期领先于其他亚洲国家,但和强国林立的欧洲国家比起来就要滞后得多。二战期间日本的武器装备放眼全球其实是有些不入流的。二战前日本的工业水平同欧美国家比起来属于二流:当时工业生产能力最强的是美国,德国可以排到第二,第三就是苏联,后面就是英国和法国。



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只能排在这些国家的后面。日本的工业水平决定了日本陆军实际上只是一支半机械化部队。由于当时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较差,所以日本的半机械化部队还能在中国战场发挥一定作用,然而如果要把日本陆军放到同一时期的欧洲战场就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了。日本的三八大盖、薄皮装甲车以及零式战斗机根本就入不了美、苏两国的法眼。



日本当时的科技水平本就与欧美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更何况美、苏等国的种族偏见还使这种差距被人为放大了。二战前整个亚洲只有日本一个列强,其他亚洲国家要么是殖民地,要么是半殖民地。就是日本这个当时亚洲唯一的强国都还被欧美列强嘲讽为“贫穷帝国主义”。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科技成果是由欧美白人创造的,所以欧美白人养成了一种先天的优越感——他们自认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尽管今天欧美白人客观上仍对其他人种存在一定的种族偏见,然而在公开层面还是以种族平等作为政治正确原则的。当年欧美白人对其他人种的歧视与偏见是赤裸裸的:种族平等在当时并不是什么政治正确,而是被欧美主流舆论视为另类——要知道当时很多国家还存在公开的种族隔离制度。欧美白人对亚洲黄种人的歧视使他们更愿意相信白皮肤的德国人的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



事实上美国和苏联都不大看得上日本的科技水平,不过日本也并非没一样拿得出手的东西值得美国和苏联去争。其实美国对日本731部队的细菌战实验数据就相当感兴趣。731部队在中国人身上所进行的细菌战实验是灭绝人性的,然而也恰恰正是这种灭绝人性的实验使日本在细菌战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毕竟日本在细菌战方面是依靠无数活体实验积累的数据作为后盾。



美国人对日本的细菌战实验数据感兴趣不假,但在这方面美国并不需要和别人去争夺。二战后的德国是由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所以美国和苏联才会围绕德国的科学家和科研成果展开争夺。日本在战后是完全由美国一家占领的,那么美国还需要和别人去争吗?想要什么就自己拿不好吗?二战后除了少部分滞留在中国的日籍技术人员之外绝大部分日本科技人员都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



战后由美国主导的对日本战犯的审判过程中就有意识包庇了一部分参与过731部队的日本人。事实上731部队的实验数据最后是被美国人得到了,而在朝鲜战争中美军就曾向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过细菌战攻击。战后很多参与过731部队的日本人在美国的庇护下移民美国:美国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给予他们丰厚的待遇,最终这些人以医学教授的身份在美国安享晚年。



当年的日本科技除了细菌战几乎没什么让美国看得上眼的,然而在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发展之后日本已然成为世界上一个主要的科技强国。在此过程中美国是对日本科技的进步有充分利用的:战后美国分解了日本众多的军需企业,让这些军需企业转入民用。这也让日本制造业在10年间增长了550%。到了60年代日本钢铁产业竟追上了美国。日本科技正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得以快速发展起来的。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就直接利用了日本的技术人员:日本工厂开始为美军提供后勤。时任美国驻日大使墨菲公开声称:“日本人以惊人的速度把列岛变成了一个大兵站。如果没有日本,半岛战争就打不成”。直到现在日本科技企业仍一直在为美国军工企业提供设备和技术:美军车辆、战斗机引擎用的特种陶瓷材料是日本研发的;巡航导弹的核心部件——微电子芯片80%也是由日本企业生产的。



  ·生活百科 地板、地砖、拖把,哪一种轻便好用?
·房产房屋 如果我想在瓷砖上钻孔,我应该购买什么样的钻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