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论坛 德国中文新闻山东,一个低配版的德国
在加拿大
作者:锵锵文史局
山东,素有齐鲁大地、孔孟之乡的称号,一提起这个地方,我们就会想起泉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青岛啤酒节、知名985高校山东大学、考研圣地曲阜师范大学、一溜的倒装句式、一人高的大葱、诗经齐风里的“硕人”、滕州辣子鸡、红高粱莫言、山东台的我是大明星舞台等等,并且在全国范围内都享有“好客山东”的美名。
在其朴实的外表下,整个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指标和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也都是名列前茅的水平,排名稳居前五丝毫不慌,一边是内陆的鲁西南,以济南市为中心专注文化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有着深厚的儒家传统文化和红色文明的积累。
另一边是沿海的胶东半岛,以青岛市为中心成为环渤海经济带的明珠,有着傲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跻身新一线——也就是1.5线城市大名单。
如今,山东人凭借着自己积累的深厚实力,在2018年左右创新了“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即“黄三角”这样一个发展区位生态概念与南边的“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带对标,颇具宏伟的情怀和发展的视野。
而在这里,我们就要来详细分析,为何山东能够和德国对标,去像上海之于低配版东京、东京之于低配版纽约、相当于上海也是一座低配版纽约一样——去成为一个“低配版的德国”。
1、德国究竟有什么样的特征能与山东相比?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来了解一下德国的经济和产业境况。
相信大家都知道有一个东西叫做“鲁尔工业区”,这个工业区无数次成为城市区位分析和产业转型的教科书级的案例,它从历史上开始,也就是19世纪中叶诞生起,就是德国、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
在这样一个占德国面积不到1.5%的地带里聚集了德国将近10%的人口,工厂、交通线、住宅区密集且有所整合地汇聚在一起,规模非常庞大,在它的带动下,形成了连片的城市带。
作为德国两次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物质基础,鲁尔工业区在战后也发挥了巨大的经济和生产作用,围绕着煤炭工业,形成了煤炭利用产业上下游链条,并围绕这个链条发展出了火电、石化煤化、冶炼、综合化工等等重工业,然后以此为基础推进了工业区里其他制造业的落地和进步。
可以看见,鲁尔区发展至今,不仅已经有了相当全面、横纵覆盖面极广的制造业产业链,还汇聚了大量高精尖技术产业林,其历史发展之辉煌和现代转型之成功,令世界各国无不侧目艳羡。
而在山东,也同样拥有全面的产业链,从基础农业到工业制造业、从重化工业到轻工业、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服务业具体到金融业,都产生过长足的发展,体系与德国鲁尔工业区相比同样全面和有充足的覆盖。
虽然缺乏特殊的高精尖技术的发展也是一种方面的事实,但总和山东量大胜过质高的发展面貌来说,也算是无伤大雅。并且这些产业遍及全省如天女散花,虽缺乏全省方面的总体规划体系但也不失野蛮生长后的简约凌乱的美感。
毕竟市场就是优胜劣汰,优越而自然的规划只能从自然生长中得出,就如同迪士尼的创意,通过人们在草坪上踩踏的痕迹来设计路线形态,充满了自然而舒适的美感。
而山东产业分布的航拍图,未来也一定会如同迪士尼的这些路面设计一样优雅自然,除此之外,百余年后也可将这些激烈的优胜劣汰下的工厂遗墟作为工业博物馆和主题公园,更加促进了山东特色旅游业的稳定发展。
除此之外,自2018年度起,德国的工业产业依靠技术的精细化和区位规划的升级改造,带来的传统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取得了瞩目的进步,促进了环保工业的全新发展。
而在山东,自2014年起,就在积极推进新兴产业的规划与发展,包括大力推进新材料、新能源等等战略新兴产业,利用太阳能这种新型绿色可持续能源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拉动高新技术的投资和产业产值。
甚至是培育了4个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也建立了数个省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鲁尔区的转型和山东产业结构的转型
追随鲁尔区产业转型规划和工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与国家号召,以及加快全省产业的升级改造,山东省推出了数十个产业转型升级的行动方案,涉及到医药、炼化、食品、服装等等,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设计推出了现代物流、营销设计、电子商务等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
作为有效装备来扶持传统行业的转型,创造出更多的GDP,也能拉动污染型重工业发展的可持续改造,将物流供应链相关的企业发展嵌入到山东省的省际合作之中,带来了山东传统行业转型的立体化趋向。
信息化建设也为山东的发展带来了良机,山东全省的网民数量规模一度跻居全国第二的水平,并进入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
云计算的推动,不仅带来了山东产业转型的顺利进行,也让行政治理改革有了技术上的改革动力,也就是电子政务在政策执行和政府服务当中的深入,让资源的集约化更有具体形态,而不会迷失方面、追求大而无当的路线。
同时,山东传统产业的转型也少不了来自鲁西南的文化产业的融入,鲁西南立足于齐鲁大地的传统文化,将山东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通过网络宣发、形象建设、旅游业推动等方式,推向了全国各地。
既有高大优雅的一面,又有亲民质朴的一面,让山东的产业销售和营销多了一种山东的特色传统文化的滋味,从而定位城市形象,促进了发展的长远。
而在新型人才的培养上,更有省内2所985、3所211的把控,更有济南长清大学城的中端人才输入,为山东的师资教育、产业设计、城市形象改造培养多种复合人才。
而山东自身也是考研大省,哪怕武汉2所985、7所211、中国大学生人口占比居高不下的面貌也不及山东一所曲阜师范大学的考研率有面子,可见这个孔孟之乡、大学里随处可见孔像的地方对于教育素质的重视程度。
且在全山东范围内,也有全省规模的政府支持的人才孵化基地设施的建设,为山东省有机且可持续地培养优秀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反观德国出台的专业人才移民法,则是一种只知道出做熟了的鸭子一种人才吸引方法,从全世界剥削人才和知识资源,完全不符合独立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也不利于德国的社会治理,反而是凭空提高了社会治理和执法成本。
3、德国与山东各自的文化地位
除了在经济上德国与山东的相似性以外,在文化上,两者在各自领域里的地位也是可以对标的。
德国在哲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素来有着唯心主义传统的发祥地的称号,并且诞生和养育了黑格尔、马克思、康德、齐美尔、卢曼、韦伯、滕尼斯、哈贝马斯等等思想家。
德国哲学界的唯心主义传统和受唯心主义促进作用下的辩证唯物主义传统还有马克思主义批判传统都影响了世界哲学界和社会科学界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中关于人的认识的进步。
而在山东的齐鲁大地之上,也同样诞生了像孔子、孟子等等影响中国古代长久思想哲学发展的思想大家,还有过李清照、辛弃疾这些以才华和笔墨风靡一时的文人墨客,与德国的哲学地位同样可以比肩而立,不可一世。
尤其是孔子和他的儒家文化,奠定了中国作为一个体量庞大的古代帝国的文明辉煌,乃至欧美的文化史教科书上断不会漏掉孔夫子的大名和儒家文化的身影。
尤其是在胶东半岛和鲁西南的对比之下,鲁西南注重文化和乡土的保留和文化产业的融合进步,胶东半岛的则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地理区位,两面相依,就像德国曾经的东德与西德之别,内涵丰富、形象立体。
综合来说,无论是在文化上还是经济产业上,山东,就像是一个低配版的德国,产业全面、产业链发达、文化底蕴深厚、产业转型效果显然,都是与德国相对标的地方。
作为一个东部沿海重要省份,山东的发展对东部沿海其他省份乃至中部与西部内陆的发展都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意义,产业的完整性油漆味山东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的产业整合的目标和方向定调。
山东的未来是可观的,我们也是可对于山东和中国的未来怀抱希望,正如同多对于鲁尔工业区所抱持的希望那样。
·新西兰新闻 护士被刀刺、被勒晕…新西兰护士工会正寻求穿防刺背心上班
·新西兰新闻 最后7天!新西兰警方10万纽币悬赏令即将到期